分享

万有引力与引力环境

 高原猎鹰 2019-04-13

  万有引力是一个经典物理学概念,是指较大的物体或星体星系间的作用力。一般物体与星体间的万有引力就是重力,重力主要是指物体在星体表面所受相关星体的万有引力。似乎这个经典物理概念根本就不需要我来重复了,但事实上让我不得不在此重复一下。

  经典力学对于万有引力的认识其实是星体质心或物体质心间的相互作用力,但事实上一个较小的物体或星体进入并接近另一个较大的物体或星体时,万有引力或重力将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在相互包含的两物体或星体间万有引力公式以质心来判断大小或强度的方法将失去实际意义。

  较小物体或星体在较大物体或星体内部的惯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会不会产生变化?这是我曾经讨论过的一个认识自然的基础性问题,即惯性强度问题,这也是各种经典力学遇到不少自然难题而失败的根本原因。这里就要谈到我“编造”的两个物理性新概念,惯性强度和引力环境。

  引力环境并非各种经典力学所指的万有引力之环境,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是指物体或星体质心间的相互作用力。我所讨论的“引力环境”是指能够作用相关物体的各种作用力所形成的作用力环境,有引力,也有排斥力,而且是相关物体或星体周围所有方向的引力和排斥力所形成的作用力环境,这就是决定相关物体或星体惯性强度的根本原因。由于这种综合的引力环境在任何一个不同的空间座标上都是不同的,所以物体或星体在不同的空间座标上其惯性的强度也必然会发生改变,因此我又“编造”出来了一个惯性强度的物理概念。

  在各种物体或星体表面,相关物体或星体的惯性强度可以简单地用相关的重力来粗略衡量。但是在非物体或星体表面时,相关物体或星体的惯性强度就再也无法用“重力”来衡量了。那么在非物体或星体表面的物体或星体惯性又有什么办法来衡量和判断呢?那就牵到了我所说的引力环境的引力强度测定了,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作用力强度测定,与一般的重力测定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我通过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只有通过测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旋转半径、以一定速度旋转的一定质量的物体所产生的离心力来测定。这种测定方法虽然无法绝对衡量相关引力环境的引力强度,但是粗略衡量各引力环境的引力强度是远比用重力来衡量有效得多了。这也是判断一个物体或星体在相关的环境中的惯性强度的目前我所能想到的最有效的方法。

  这样一来,我们就应该明白引力环境与物体或星体的惯性的紧密联系了,简单有效的测定方法也产生了,经典力学认识中的惯性是没有“强度”这个概念的,衡量的方法就是物体或星体的质量,但事实上任何一个物体或星体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惯性强度都是不同的。面对这样的现象后,经典的力学认识就发明出了同一物质物体具有惯性质量、静质量、动质量等等来试图解释一些相关的物理现象,但是却不顾更加严重的矛盾早已经等待着而无法合理了,产生逻辑性矛盾了,为了忽悠公众不得不人为编造一些定理、定律来冒充自然规律。

  在此我更要特别提醒一些经典力学认识非常深厚的专家,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认识所产生的引力漩涡与我所指的引力和引力环境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千万要注意我文章中对相关概念的描述或定义,不能将我所“编造”的物理概念与此前的经典力学中的一些物理概念混淆在一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