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网络 文章|葛葛 录音|123A 编辑丨沙拉 整理丨静听 / 在焉 葛葛谈法执如何破法执 来自奇迹广场葛葛漫谈 00:00 12:50 01 法执是什么?法执就是看不懂内涵。有这样一个视频,有一个人在结账的时候说:「你把这个账算在我的头上。」服务员没有看到背后的内涵是这人来请客的意思。 他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真的就把账的数目用笔画在那人的头上。这个视频是搞笑的,但这就是我们说的法执。 法执就是只看文字,不懂文字指向的背后那个意境。 如果修行没有突破法执,他在这上面需要跨越很久,一直到能穿越了文字相。 文字相也是形式,文字背后指向的都是一个内涵,就是你要感受到说话的背后那个大概的意境,不能执着在文字本身。 因为文字是二元的产物,要是执着在文字相本身,很快我们又会被绕进头脑里面兜不出来。 文字是一个工具,工具永远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抽象的意境。 假如你借由一段文字,感受到的还是一个具体的东西,那么这就是法执。 法执就是你没有经由一段文字回到抽象层面,而是又去到另一个幻相,另一个具体的事物上面。 我们经常说「我不是一具身体」,如果法执我们又会套到身体这个层面,想办法去修幻相二元的这个「身体的相」。 「我不是一具身体」真正意指的是一种抽象的层面,意思就是真实的你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为你认识的你是这个角色而已。 法执,其实我们要搞懂里面的原理,不懂原理,会把一句话导向的是另一个幻相的层面。 我们要怎么突破法执?我们就是要明白这话指的是一种意境,意境永远是抽象的。 但是我们如果还是绕在头脑层面,又把它理解为另外一个具体的幻相。 附上《把账算我头上》视频 02 我借由这个法执,再来讲平时是怎么兜在头脑里面出不来的。 这个世界是无中生有来的,它不是真的无,而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无形无相的「无」 「无」才是真正的「有」 我们现在看到有形有相是真正的虚无,它看起来有,其实它无;看起来无,「无」才是真正的「有」,它里面是真空妙有。 因为这个世界是从无形无相中来的,「分裂一念」产生于空性中,空性是实有。 我们所有现在能感受到的一切,你所有的滋味也好,都是源自于这个无形无相的层面。 假如我们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的本源是来自于抽象的、无形无相的层面。 那么,我们解决问题肯定是要回到无形无相的、抽象的那个层面而不是在有形有相层面解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为什么我们过往不管是疗愈亲密关系,还是说要发财致富、还是用各种的方法疗愈金钱的匮乏,包括修行,我们都走不出来。 我们走不出来的一个原因就是 我们没有意识到 这个世界的这个问题 是一个假设 它看起来是实有,看起来好像是有形有相的,但是其实是虚无的。 虚无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建立在你维持了一个你认为「你有问题」的假象。 它是靠你对幻相的投资,你的各种念头,一个念头与一个念头的这种关联起来制造了一个假相,问题的假相,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所以解决任何问题的方向不是在有形有相的层面解决。 我想很多人走到了这个层次,之所以之前有那么多的问题他处理不了,他没有真正的解决,不管怎么修都有烦恼的一个原因。 其实就是因为他总是在有形有相的层面修。 比如修金钱关系,他就恨不得围绕在这个有形有相的金钱关系具体地修,越具体地修越解决不了问题。 因为有形有相都是虚无,你问题的本源是来自于抽象的,你误以为你分裂了,而这误以为分裂的这一念是抽象的。 它是抽象的,是没有着力点的,不需要有任何幻相的一个着力点,不是作用在任何一个物质层面,它是绝对指向抽象的意识层面。 那么我们说的真空妙有,「妙有」也是超越头脑想象的。 任何你头脑能够想象出的任何的有形有相,包括念头的相、包括感受的相,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闻到、听到、觉受到的所有的相,都是有着力点,都是相。 03 你的修行,如果是把你的感受交托给另外一个念头,还是说你要解决一个问题,交托给另外一个具体的形式。 比如你要解决金钱的问题 你又交托给另外的一个具体的想法 或者是另外一个具体的信念 或者是另外的一个具体的层面 你会发现问题解决不完。 那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世界天天都在解决,可是你的问题却解决不完,但是又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哎呀,我就差这个问题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就能幸福了。」 所有人还在试图执着要解决问题的这个点,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会给人一种幻相。 一方面会有层出不穷的有问题;另一方面,你每次想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你头脑会告诉你,你只要把那个问题解决了你就能幸福。 你相信了这一点,所以就会变成,你从小到大不停地在解决问题。 小时候解决小时候童年的问题,解决功课的问题,解决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 长大了解决金钱匮乏的问题,解决情感的问题,解决有形有相的各种层面的问题。 每一次解决问题,你可能也走过了各种吸引力法则,各种情感关系的疗愈,各种各样那些问题解决方式,你都用过了。 可是为什么你还是有问题? 因为你没有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着力点。解决问题不需要着力点,你只要回到抽象层面就可以了。 因为抽象是你的本源,你更接近本源,不说是你的本源,而是它更接近本源。 你的问题只要作用在有形有相的层面来讲,它离你的本源是更遥远的,它没有触碰到核心。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解决问题不是在相上解决。 你在相上面去释放情绪也好, 还是相上面去布施金钱, 还是相上面做一个人际关系的疗愈也好, 还是做风水的这种改变, 找一个大师帮你灌顶。 所有的这些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因为你的问题不出在这个层面。 娑婆世界是由无形无相中来,你要解决娑婆世界的问题,不是在娑婆世界里面绕。 而是直接回到无形无相的那个层面,回到抽象的意识层面。 04 法执怎么破?你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原理,它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分裂一念只是虚妄的一念,就是来自于抽象虚妄的那一念。 那么虚妄的这一念意味着说 你现在所经历到的所有的这一切,你认为的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存在。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向绝对不是在虚妄里面打转,或者处理虚妄,抵制虚妄,抗拒虚妄,这些都是方向错误。 因为你处理虚妄,抵制虚妄,抗拒虚妄的这种解决方法,正是维持着虚妄的一个关键所在,才导致虚妄一直存在。 解决虚妄的方式 就是直接看真相 什么是看真相?这就是你直接去看到。假如你交托,交托正确的方向是把它放下不管了,因为你放下不管,不需要任何的着力点。 这是比较抽象的,越抽象越能解决问题。 我们很多人为什么交托不出去,因为他习惯了抓取,必须要 抓取一个念头, 抓取一个感受, 抓取一件事情, 抓取一段关系。 他觉得这样才能解决,这是我们过往的小我思想体系导致的。 但关键是你想一下过往,不就是一直用具体来解决具体,用有形来解决有形吗? 但是没有解决你的问题呀,因为你的这个问题的点不出在有形的层面。 你不管是用交托也好,还是用允许也好,还是无上正等正觉,还是宽恕也好。 你记得最后的那个着力点就是不需要任何着力点,就是回到最抽象的意识层面。 这就是你有一个意识 你明白了你没有问题 当我给出:「我发现我没有问题」的这个想法,愿意把这些放下的时候,它是回到一个抽象点,一个绝对抽象点。 它已经不需要借靠任何感受,靠任何念头作为一个支撑。它不需要支撑。 为什么最后你放手的那一瞬间,根本不需要任何的一个情绪感受,作为一个着力点? 因为你不是一个点。 你不需要一个点,你是整个的面,你是整体,你并不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一个感受,一件事情,一个关系,你是整体。 所有人都是你在演, 所有人都是你在演。 所以你的宽恕,你的交托,你的允许 ,一定要回到最抽象的那个层面。 抽象的那个层面越让你没有感觉,越让你觉得抽象的那个层面,才是对的方向。 像我们经常说:「就这样就可以了吗?这修行只需要一个完美平等的觉照就可以了吗?」 可是这个好像感觉没有抓取的地方了。 对!不需要抓取。 因为抓取解决不了问题,不抓取最抽象,最觉得没有着力点的那个点,才能解决你的问题,它靠近本源,它开始在接近本源了。 无形无相才能解决你的问题,有形有相不会解决你的问题。 有形有相是问题的来源,依附在有形有相上面会一直都有问题,这就是关于法执的一个点破。 所以,破法执很简单,就是你读一段文字也好,读一本书也好,听一段录音也好,你要记得: 它意指的那个方向是一种意境, 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就像我们说宽恕,我们是借由一件具体的事物回到抽象的那个层面,看到罪不存在,永远是回到抽象的层面。 你看到一件具体事情的发生,是要回到抽象的层面,而不是再绕在具体的事物层面,因为你的问题不出在有形有相层面,有形有相是从无形无相中来。 解决有形有相的问题,要回到无形无相中去。 所以宽恕是什么,交托是什么,无上正等正觉是什么,没有作者感是什么,就是不在有形有相的层面绕。 你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态度是带着一个绝对抽象的,一种平等完美的觉照生活就可以了。 这就是「神」在生活,「神」用你的这具身体在生活,「神」参与了你的生活。 没有神的时候,你就是念,你就是你的感受,你就是你的想法;有神存在,那想法,感受念头,只是你行驶在人间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