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门螺杆菌:人人都需要检测和根除吗?

 李旺旺 2019-04-13
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现已明确与下列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1)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
(2)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胃少见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
(5)胃外疾病: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
(6)有报道称心脑血管疾病、某些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白血病、皮肤病、口腔疾病、糖尿病等也与之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正常值范围,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有碳13和碳14四检测两种,标准值也不一样。
碳14呼吸实验,它的正常值范围正常值范围为0-100dpm毫摩尔每升,二氧化碳值,也就是在0-100以内为阴性,就是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碳13呼气试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正常值是0-4dpm。超过4说明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首先会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67%至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所有人都检查和治疗,不符合我国现状

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所有感染者均应得到治疗,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已不再需要根除指征。这就好比发现“无症状的寄生虫(如蛔虫、钩虫)感染”一样,我们进行治疗时考虑过指征吗?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人群中有近半数人感染了Hp,感染人口基数庞大;随着Hp耐药率的上升,根除已很不容易。因此,目前我国主动、全面筛查Hp阳性者并给予治疗并不现实。

根除Hp治疗的获益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既然全面筛查并不现实,现阶段我们仍需要根除Hp的指征,以便主动对获益较大的个体进行Hp检测和治疗。

此外,已证实有Hp感染的个体,不管是否有根除指征,如无抗衡因素,均可作为根除对象。这是“治疗所有HP阳性者”的一种被动策略。

治疗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的被动策略,不管是否有根除指征,如无抗衡因素,对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



哪些情况时需要幽门螺杆菌筛查?
1. 消化不良初诊者(病史不长,年龄小于45岁并无胃病报警症状)、复诊者。
2. 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明显异常的各型慢性胃炎、胃MALT淋巴瘤、胃癌、胃息肉等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
3. 预防胃癌和有胃癌家族史者。
4. 拒绝胃镜检查者。
5.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类药物者。
6. 其它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疾病:酒糟鼻、寻麻疹、肝病、口臭、胆石症、肝硬化、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小儿发育不良、偏头痛、冠心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



哪些情况时必须要根除?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除术;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7.有胃癌家族史;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9.一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外疾病,如贫血;
10.个人要求治疗,需要经医生评估后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
1、快速尿激酶实验:胃镜检查并不能直接看到幽门螺杆菌,需在胃镜下钳取胃窦黏膜组织置入含尿素试液中,数分钟后如变为红色,证明有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称快速尿素酶试验
2、C13和C14(尿素呼气实验):非侵入式检测,简单方便、准确、无痛苦。为最常见的检测方式。
3、血液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验:常见的胃功能三项或四项检测中,就有HP抗体实验。只能说明有过细菌感染,不能说现在是否有幽门螺杆菌,不常规用于判断是否需要根除治疗和疗效评估。在某些特定情况如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淋巴瘤、严重胃黏膜萎缩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后,胃镜或呼气试验查可能会出现假阴性,采用血清抗体可视为现症感染进行治疗和疗效判断。
4、粪便抗原实验(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
5、病理切片实验



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吗?

专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90%非贲门部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尽管仅1%会发生胃癌,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又是胃癌高发区,对有胃癌家族史人群,早定期筛查和根除治疗非常有价值,成本-效益比高
胃肿瘤高发区胃萎缩、肠化生发生年龄低,30岁前已有近50%萎缩,在发生前根除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风险,根除后每年约5%再感染,10年会有70%以上的人再感染,定期复查和治疗很重要
早期胃癌内镜手术切除后、胃癌术后也要定期检查和治疗预防复发。





幽门螺杆菌阳性可以不治疗吗?

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现在部份临床医生和病员仍然对根除治疗有所顾虑,这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导致炎症、溃疡和肿瘤发生往往多因素的,并非是唯一因素;抗生素对老年人、幼年儿童和体质较差者的胃肠道微生态存在影响;治疗后可能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肥胖、哮喘、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推荐应治疗所有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如有前述疾病和病史的病员更应该进行根除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增加的风险,应该小于不根除幽门螺杆菌增加胃癌发生风险,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专家认为不需要有顾忌,除非有抗衡因素如小儿老人孕妇特殊人群、药物获得困难、药物副反应大、药物过敏体质、多次治疗失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