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敏州:中医药学在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探索和实践

 niexiangwu 2019-04-13

张敏州:中医药学在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探索和实践

张敏州

受访者 | 张敏州广东省中医院

● ●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罹患心血管疾病,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为了遏制这一势头,现代医学开展了广泛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面对这一疾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学也在不断探索、积极实践。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学在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探索和实践,本报专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张敏州教授。

治疗心肌梗死 三位一体显身手

记者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危重症,变化迅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您有哪些认识?

张敏州

广东省中医院

我们认为, 心肌梗死的救治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中医药在每个阶段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一个阶段主要以“ 救心”为主,即早期的再灌注治疗,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通过在早期开通闭塞血管的方法来挽救濒临凋亡的心肌,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这突显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理念。在中国,这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方法也同样在开展,但是目前能够掌握这一技术的科室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一些三级甲等医院,或者是一些已建立胸痛中心的大型医院。而在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具有较大难度。对于这些农村地区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或是较为适合的方法。我们认为,这一阶段可以同时应用快速起效的中药,例如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起到快速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的效果。在此阶段,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救心”的希望将更大。

第二个阶段是“治心”。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后,还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包括术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等。若此阶段不能给与恰当的治疗,可能会引起包括心力衰竭在内的多种不良预后。而在此阶段,中医药则有着极大的优势。此时,我们可以应用一些有活血化瘀效果中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减轻血栓造成的危害。

同时,在治心阶段,我们可以针对疾病的源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益气活血的治疗。中医认为,气和血是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心肌梗死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也就是说本质是虚,实质是瘀。我们的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对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益气活血的治疗可以减少病死率、并发症,改善心功能及远期的预后。

此外, 我们还进行了“ 病” “ 证” 结合, 也就是说以西医的病名, 如“ 冠心病”“心肌梗死”,来确定中医的证型。我们通过数年的努力将几十种证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凝练成6种主要证型。这得到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推荐,为非中医医师使用中药提供了便利。

经过治疗, 患者顺利出院。但出院后不意味着心脏已经完全的恢复健康,还需要进行心脏的康复治疗,这一阶段称之为“养心”。养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开展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以及促进心肌细胞功能的恢复。在这一阶段,中医药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药物治疗方面,通过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可以改善患者心肌细胞功能及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此外,通过八段锦、太极拳、针刺等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式,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如通过做我们改良后的八段锦养生操,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至5~7天,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 救心” “ 治心” “ 养心” 三个阶段不是独自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整体。这也体现了中医对疾病进行全程管理、全程救治的理念。

未来医学发展 中西医结合是方向

记者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如何结合,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张敏州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面对疾病, 中西医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提高生存率、患者生命质量作为目标的。同时,“中医药包治百病”的观点是不对的。我们要精准地对中医药进行客观的评价, 尤其是应用现代医学的一些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去评判。这将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以及国际化具有推动作用。

未来, 中国应是中医药水平处于前沿,现代医学不断提高,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的医学医疗体系。它既区别于传统的中医,也与现代医学有所区别,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发展。

认识缺血再灌注损伤 多重功效全面改善

记者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目前,西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有很多理论,但结论尚未明确。中医如何认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敏州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缺血本身会造成损伤。当患者闭塞的血管重新开通后血流恢复,可能会造成血管远端的一些微循环出现钙超载、氧自由基增多等情况,对心肌造成二次伤害。这种二次伤害对预后的影响可能更大, 所以临床上进行了相关的尝试,包括提高缺血再灌注预适应的阈值、放置支架前进行预扩张处理等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方面具有多重功效。如速效救心丸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对冠状动脉具有扩张作用, 并对血液中血栓、凝血进行干预,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并有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微循环的功效。

开展循证研究 推广中医药精品

记者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由您牵头进行的“速效救心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于近期发布。请您谈谈参与该研究的初衷。

张敏州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首先,速效救心丸是我国较早应用于胸痛治疗的药物。该药起效快速,使用方便,在救心阶段具有很好的疗效,是全国中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在各地院外急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该药是中医药急救药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药物。速效救心丸处方简单, 在活血化瘀药中,具有突出的疗效。再次,治疗心脏疾病的中成药,产品虽多,但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开展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药物机理,提高疗效,为活血化瘀药疗效的评判提供循证依据。最后,大量循证证据的积累有助于药物被更广泛的使用,造福更多的患者。获得循证医学证据,是药物进入相关指南推荐的第一步, 有助于临床医师针对患者情况选择更为恰当的治疗。

张敏州:中医药学在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探索和实践

张敏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症医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总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荣获第十届中国医师奖、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全国十大医学贡献专家奖等荣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