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0oouuu 2019-04-13

 

博(拼音:bó)是现代汉语常用字 ,最早字形见于西周金文 。本意是大;引申指丰富、宽广,如:渊博;又引申指广泛、普遍,如:博览;又引申指通晓、知道得多,如:博古通今;又指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拿财物作注比输赢。一说本意是搏斗,丰富、宽广是假借义。但实际上,"博"很少用来表示打斗。现代汉语中,"博"不能与""通用。

异体"愽"局限义项:丰富、通晓、大及其引申义;异体"簙"局限义项:古代棋戏。

字源解说

"博"最早见于金文。金文(字形1、7、8)和小篆(字形3、6)均从"十"和"尃" ,此构型和本意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会意字,字从""和"",《说文解字》对"十"的解释是"数之具也",意思是说"十"是数字完备的标志,亦有齐全的意思。"尃"有两个读音:fū和bù,意思分别是分布和普遍。"尃"不论哪个音作意符都符合"博"的意思,对于这个从属目前还尚未明确,但将其与"十"合起来的寓意基本相同,表示四方中央齐备,即分布广泛。

另一种说法是形声字。"十"在金文中与"干(指盾)"和"盾"字的写法比较接近,而盾是战斗时用的。"尃"与"博"声纽均为唇音,韵为对转,从"尃"得声的"搏"、"镈"、"膊"、"缚"等均在铎部,因此"博"是"搏"的本字,本意是搏斗。与"戎"一样("戎"中的"十"是"盾"的变体)。且"博"本身具有博弈、博得的意思。说明"十"是某种兵器的象形字变来的。"宽、广、面积大"则为假借义。

详细解释

词性释义英译例句例词

形容词

(量)多、丰富。

abundant;plentiful;rich

《论语·子罕》: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地大物博;渊博;广博

〈文言〉大。

large;big

淮南子·泛论训》:岂必褒衣博带。

峨冠博带;博硕

〈文言〉广泛;普遍。

extensively;generally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览群书;博施;博物洽闻

〈文言〉广阔,宽广。

extensive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动词

通晓,透彻地了解。extensive《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博古通今;博闻

讨取、换取。

get;win

《原君》:……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博得;博名

〈文言〉扩大。

enlarge

《上张右丞书》:今有施阿衡之才之道而博其传者,可无眷眷以求其人乎?


〈文言〉通""。争斗;搏斗。
关尹子·二柱》:以我之精,合彼之精,两精相博而神应之。

名词

古代的一种棋戏。

gamble

《庄子·骈拇》:则博塞以游。

博戏;博弈

〈新义〉指博客。

blog


微博

〈文言〉宽度。

width

《周礼·考工记·车人》:车人为车,柯长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


(Bó)姓氏用字。

博劳(见于《广韵》)

词语汇集

淹博

广博

博引

博士

博识

博洽

优博

博览

博见

博古

渊博

博大

博物

炳博

博爱

博名

博雅

博学

博达

博戏

博习

博洽

博艺

博弈

博得

博剧

博施

博富

博祸

博闻

博裕

博鬻

博杂

博照

博征

博证

博咨

博综

博纵

博嘴

博悉

博笑

博依

博引

博映

博喻

博邪

博掩

博远

博约

博带

博延

博衍

博议

博学多才

博闻强记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博大精深

博采众长

博物洽闻

旁征博引

博物通达

博闻辩言

博硕肥腯

爱博不专

博士买驴

博士祭酒

博见洽闻

博文约礼

博望烧屯

深稽博考

守约施博

由博返约

博施济众

博识洽闻

穷搜博采

溥博如天

旁搜博采

繁征博引

峨冠博带

地大物博

博观约取

博学洽闻

博而不精

博采众长





古籍解释

折叠说文解字

〖原文〗

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补各切(bó)

〖注释〗

①大通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当是大也、通也。《玉篇》:'大也、通也。'"

②从十从尃: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四方中央无不尃也。"

〖译文〗

广大,精通。由"十"、"尃"会意,尃是分布的意思。

折叠说文解字注

大通也

凡取于人易为力曰博,《陈风》郑笺:交博好也。

从十博

会意。

尃,布也

亦声。补各切。五部。

折叠康熙字典

《唐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并(并)邦入声。《说文》: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声。《徐曰》:十者,成数也。《玉篇》:广也,通也。《增韵》:普也。《荀子·修身篇》:多闻曰博。

又《韵会》贸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

又六博,局戏。《家语》: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

又州名。《韵会》: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

又姓。《韵会》:古有博劳,善相马。

折叠广韵

广也。大也。通也。从十、尃。亦州名,春秋时齐之聊摄也,秦为东郡地,隋为博州,因博平县以名焉。又姓,古有博劳,善相马也。补各切。二十。

字形书法

折叠书写提示

❶"十"窄"尃"宽,顶部"十"略低,底部"尃"略低。

❷"十",短横在田字格横中线上方。

❸"尃","甫"窄"寸"宽。

❹"甫"的第二笔竖在田字格竖中线左侧;第三笔横折的竖段略向左拐,收于横中线。

❺"寸"的长横从"十"侧起笔,在田字格横中线下方,左右两端都宽于上部,末笔点在竖中线右侧。                                                                          

音韵参考


小韵反切声母韵母韵目韵部韵系韵摄
广韵补各铎合入十九铎
入声一等合口
中原音韵
萧豪开一萧豪萧豪入声作平声
开口

洪武正韵伯各

六药入声



分韵撮要
第十刚讲降角
阴入



           





《说文解字》书影《说文解字注》书影《康熙字典》书影宋本《广韵》书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