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些太宰治的作品, 不能说是很多, 但也有了一些对太宰的想法, 或许有些是错误的, 但还是想说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看过我师兄的读后感, 稍感害怕。 但 好奇心害死猫 看完他的书评之后, 居然特想读一下这部极其致郁的 《人间失格》 写的不好,请见谅! 也或许成为你们读此书的原动力(谜之自信) Whatever 后果。。。自负! 我读的第一步日本作品是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除了夏目漱石以外,间断地读了一些其他日本作家所写的作品,在接触太宰治之前,有幸读了他的文学偶像——芥川龙之介的作品。 客观得讲,大多数人认为太宰治的作品充满了颓废悲观,我不太不认同,但芥川却配得上这四个字。 《罗生门》中的绝望不说,在《侏儒警语》中芥川多次也直接表达了对人的不信任。 “世上没有绝对坦诚的人,纵使如古代管鲍之交,要是坦诚相见,感情连一天也维持不下去。”“我不具有良心,我具有的仅仅是神经。” 应该说芥川的这些思想很明显影响了太宰治,也可以说太宰治早年的经历契合了芥川龙之介对人的看法。 后来慢慢接触一些稍正的作品,比如东野的探案系列,原想探案的东东不会给个人的三观有啥影响,只不过增加点胆量,在和朋友聚会饭后多点谈资而已,但是看完《白夜行》后居然也郁闷了(心大,一时半会儿抑郁不了)。 中间一度没怎么接触同类作品,直到师兄的书评出来! 太宰治 《人间失格》写的不只是叶藏,也不只是太宰治,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话在有些时候,对于我们也是很适用的。 伪装成一副笑脸去迎合别人,对于别人的要求无法拒绝; 即使让自己受伤也不想给别人增添麻烦;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进而对于人生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仿佛抑郁症; 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甘心做一个犬儒; 不敢正视眼前的苦难,只是想着逃避,甚至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 这一切难道我们能说我们绝对没有吗? 我们匍匐于某种外在强加的道德与价值标准之下,一边受着它的压迫,事实上自己心里也清楚它对自己的压迫,一边却又不断地扭曲自己,怀疑自己,终于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有它的特殊性,它不能反映一个时代更不能反映大多数人,它只是太宰治自我解剖后的医疗报告表,所以不要对号入座,而且不可避免地具有夸大的成分。 然而,这样一部作品竟然在文学史上如此重要,同时也深入人心。 鲁迅说:精神的洁癖,让像太宰治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的伤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却又没有方向,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 虽然太宰治,被称为无赖派文学大师,这本《人间失格》也是一本饱受争议的破灭之术。但我却想把“无赖”二字转换为”无奈”,深深叹息这个独一无二的人。 何为大师?何为伟大之人?两者共同点是做了一些别人没有做的事。 所以还不如把他叫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太宰治的一生充满传奇,五次自杀,四度殉情未遂。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先生在位于三鹰市的玉川上水与仰慕他的读者投河自尽,他的尸体于19日被人发现。) 很多人可能认为他这样做是荒缪的、是有点神经质的。但是我却同情他内心的脆弱,同情他明明不敢面对这个世界,但却用很讽刺自己的话语去修饰外在、去努力的迎合社会。每一次的自杀都是孤独的解放,而每一次的“殉情”都是陪伴的自由。 很多人在评价《人间失格》时都强调这本书的特殊性,即它并不具有阅读性和推广性,但于我看,《人间失格》除了太宰治魔力般的文笔外,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典型人格,这大概就是这本书如此受关注的原因。 而这种典型人格是什么呢? 不太准确地描述,比较接近犬儒主义。 正如我上文所说, 匍匐于某种外在强加的道德与价值标准之下,一边受着它的压迫,事实上自己心里也清楚它对自己的压迫,一边却又不断地扭曲自己。 叶藏是个奴隶,他身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温柔,同时亦有着令人震惊的奴性。 这种人完完全全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这种人实在太多。关于叶藏,你说他人渣也好软弱也好这也好那也好,说白了造成叶藏整个一生悲剧的,就是他那骨子里的奴性。 太宰治更有勇气,也更温柔,因为和那些自以为漂亮干净的人不同,他知道自己是“丑陋肮脏”的,所以他干脆把自己放在手术台上向世人解剖自己,自觉地把自己钉上耻辱柱。然而,被钉上十字架的不仅有罪大恶极之人,也有耶稣。 所以我并不认为太宰治是一个奴隶,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正如他在《斜阳》里期待着那样,他进行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没看过,听说的)正如《跑吧!梅乐斯》里的梅乐斯,他也曾有过放弃逃避自我安慰的时候,但他仍然坚持了下来。 最后的《人间失格》,不是对人类最后的求爱,而是对人类伟大的超越;不是太宰治绝望的遗书,而是太宰治温柔的救赎。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遍我的心情是压抑的。 硬说太宰治颓废消极,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其实是很可爱,很温柔的人。不知道各位怎样,反正我从这位“厌世者”写下的文章中,看到了对生命的赞美,看到了对美的追求。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间失格》之于我的意义,也可能和别人不同。 然而这位“伪小人”太宰治先生对世界和自己的爱,却是不容置疑的。 现实中, 有的人把吃饭看成重要的事儿,宁可饿一顿,也绝不将就吃一口。 有些人把爱情当成神圣的事儿,宁可孤独终老,也绝不将就找个人结婚。 有些人把生命的体验当成至高无上,既然不能忠于自我去生活,莫不如在虚空中沉沦。 或许,这就是活在我们中间那些“人间失格者”的逻辑,而我们很早就会被教育到,如果秉承这样的态度去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你将毫无立锥之地。 我们应该学会容忍生活的不完美,宽容自己的言不由衷,抛弃忠于自我的生活理想,我们才能够过得更好。 友情提示并重申,不要轻易尝试《人间失格》 如果本文给您带来不适,见谅! 开心最重要! 其实,悲剧作品的初衷不是让人抑郁, 而是告诉我们, “希望苦难和悲剧只存在你的书中,而不是你的身边” 希望大家都能笑口常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