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上最与世隔绝的动物-存活个体不到50只

 零壹贰012 2019-04-13

它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干燥的环境之一,美国莫哈韦沙漠的心脏地带。

这张图片包括了此物种的全部自然分布范围,具有所有脊椎动物中最小的地理分布。面积大小只有6米长3米宽,是它们摄食和产卵的唯一场所。

这种地球上最与世隔绝的动物叫做-魔鳉(jiāng)

长度不足2.5厘米,全部存活个体可能不到50尾。

魔鳉究竟是怎么出现在这个洞穴里的呢?科学家一直认为,它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来到了这里,然后演化成了今天这一独特的物种。但是,关于这种鱼类独特的遗传学特征以及标志性的生存状态,近期又出现了许多疑问。

对洞穴的地质学以及魔鳉出现过程的研究显示,土著印度安人可能在相对很近的时期才将这种鱼引进到洞穴中。还有研究显示,一些与魔鳉亲缘关系较近、生活在死亡谷国家公园内的鲤齿鱂科物种,可能是通过陆上方式到达洞穴,可能是被鸟类携带至此,也可能发现了隐秘的地下河路线。

这些说法多多少少使魔鳉显得不那么特别,但是,在《分子生态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伊斯梅尔·萨拉姆和迈克尔·米勒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新的解释。

他们对魔鳉的遗传史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两种关系较近的鲤齿鱂科物种,欧文鱂和异鳉,进行了比较,以确定它们分化的时间。

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魔鳉是在5万年到8万年前与其他物种分开的,比之前证据显示的时间早了4万年到6万年。另一方面,魔洞本身也是在5万年到6万年前出现在莫哈韦沙漠中。魔鳉“从洞穴出口在地表上出现时就已经占据了魔洞,并一直存活下来,”研究者说道。

简而言之,这种小鱼来到该石灰岩洞穴的时间比任何人以往认为的都要早。此外,魔鳉和魔洞有可能是同时出现。研究者指出:“两个事件,鱼的移殖和洞穴顶部的塌陷,可能都是由同一个目前还无法确定的地质事件造成的。

新发现再次证实了魔鳉的稀有性和象征地位,它们与世隔绝的状态可能已经持续了6万年。研究者称:“我们的结果清楚地显示,魔鳉在魔洞里与世隔绝的时间比之前估计的2万年要长得多,更可能是从洞穴开口出现于地表的6万年前开始。

魔鳉种群正处于灭绝的边缘,现在已经采取严格的措施保护它们。

同时建有应急的供水系统,以及培育研究实验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