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后肌肉痉挛,肉毒毒素可帮忙

 cbi89 2019-04-13

1/3的脑卒中患者、60%的重度多发性硬化患者以及75%的重度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会出现需要治疗干预的痉挛;美容除皱只是肉毒毒素适应症的一小部分,目前它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颅、颈部肌张力障碍等的一线用药。 

  发病:

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约150万,其中约有69%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上肢痉挛。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肢体痉挛患病率的准确数字,但临床估计大约有1/3的脑卒中患者、60%的重度多发性硬化患者以及75%的重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身体残疾的患者会发生需要治疗的痉挛状态。这些患者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痉挛肢体永久性肌张力增高、顽固性疼痛、关节挛缩等,影响肢体协调性,造成中到重度残疾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

       传统的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神经阻滞、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但都存在局限性。巴氯芬、地西泮等药物可通过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或肌肉的兴奋性来改善肌肉的活动亢进,但疗效有限并存在剂量依赖性,可导致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可能产生严重的不可逆并发症,如感觉丧失和过度肌肉无力,故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物理治疗被认为有助于防止肌肉挛缩,但无法应用于严重痉挛的患者。此外,肌电图生物反馈可以在治疗期间有效降低肌张力,但是疗效通常不能持续。
      
 肉毒毒素作为神经肌肉阻断剂,自从1989Das and Park报道了肉毒毒素在成人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应用以来,肉毒毒素在治疗肌肉痉挛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198912月美国FDA正式批准A型肉毒毒素为临床治疗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微生物毒素。与传统的肌肉松弛药、神经系统用药和物理疗法相比,肉毒毒素在缓解肌肉痉挛方面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效果明显、无痛苦、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颅、颈部肌张力障碍、书写痉挛的一线治疗药物。
      
很多人都知道肉毒毒素可美容除皱,但其实这只是它的适应症的一部分,目前在国内被核准的使用适应症还包括肌肉痉挛、斜视、原发性腋窝多汗症等,其他如慢性疼痛、偏头痛、排尿障碍等也可使用,在临床上已经有很好的效果。 

 提醒:肉毒素注射使用时机要适当

 

       并不是所有中风后产生肢体肌肉痉挛的人都需要用肉毒毒素来治疗,例如痉挛不严重、也不至于有关节变形疑虑的患者,或许只要物理治疗即可改善。但若因痉挛太严重、肌肉张力太强,已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动作,如手掌无法张开拿东西、手无法举高更衣、足内翻而无法练习行走甚至跌倒等,或影响到清洁卫生如肌肉张力太大,肢体挛缩而难以清洁,肌肉痉挛导致关节变形,或者肌肉张力过大而引起疼痛不适甚至晚上睡不好等,都可考虑使用肉毒毒素来改善。
        
通常使用肉毒毒素对肌肉痉挛的改善效果很好,但对肉毒毒素也不要有过度期待,不要期望一下子就能康复到以前的状态,这是不切实际的。不但使用前要评估合适的患者,使用效果才会更好,且注射肉毒毒素后的持续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才能使中风后的动作功能逐渐改善。
      
 另外,肉毒毒素的使用时机要适当,每个患者的病況进展都不一样,所以要有个别化的评估。中风临床变化常在半年后才稳定,有时肌肉张力看起来很强只是暂时性的,若太早注射肉毒毒素,反而可能使肌肉无力而不利康复;再加上中风后的半年是康复治疗的黄金期,一开始的肌肉痉挛,可能在康复治疗后逐渐改善,此时注射肉毒毒素很可能过量,所以通常肉毒毒素的使用时机是在中风后半年使用,除非是肌肉张力实在太高,可提早使用,但必须要控制好剂量。

相关链接:广医一院免费招募脑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

     目前,一项用于治疗脑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已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正在我国1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临床中心之一,目前正在招募患者。经医生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有机会获得相关的免费检查及药物治疗。 
     
报名条件:1、年龄18~75岁,体重≥40kg,性别不限;2、脑中风后3个月以上,并且伴有手腕和四指的痉挛。以上为部分入选条件,最终入选标准由医生掌握。如果您或您的家人符合以上条件, 可以拨打400-623-9060进行咨询(周一至周五9001730)。为了避免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未经电话预约者恕不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