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艺回眸 | 南禅寺尺寸比例科考

 sunlighthe24xk 2019-04-13

        南禅寺大殿,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的小银河旁,它在这裡静静地屹立了1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寺院坐北朝南,佔地面积3078㎡,中轴线上有山门(观音殿)、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东西殿为龙王和菩萨殿(山门、东西殿均为清代时期建筑),院内之小石塔、石狮等石雕艺术品,为唐代作品。大殿平面呈矩形,三间正殿,据实际测量,面宽11.62m,进深9.9m,全殿由台基,柱额层、铺作层、梁架层四部分组成,共用簷柱12根,梁架製作极为简练,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不负载重量,只起间隔内外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






设计模数研究

        模数概念在我国历史悠久,即构成中国古建筑尺寸概念的最基本模数单位,用以表现古建筑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模数形式,宋代是以斗拱中的拱高和宽作为衡量古建筑的标准尺寸,即后称之为“材高和材宽”,此点在《营造法式》有明确记载。如“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模数制的又一大贡献是《营造法式》将材更进一步地细化,是将材划分为”分“,即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材“的模数制在宋以后的古建筑施工中使用广泛,以至于影响到明清的”斗口“模数制。


        古建筑模数制的运用,使古建筑单体、群体的设计效果达到比例协调,内在合度。

        对南禅寺大殿构架尺寸比例进行分析时,发现此殿营造所用尺度可能是27.5cm/尺。从表中可以看出,换算数据与实测数据完全相符的情况,在推测尺一栏中有5例,而在唐尺一栏仅为1例。并且,採用推测尺,构架尺寸均为完整尺数,而採用唐尺则多带零数。更为重要的是,推测尺所表示的构架尺寸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如明间间广18尺,恰为次间间广12尺的一倍半;平柱高14尺,恰为铺作高6尺与高8尺之和;椽长9尺,是明间间广的二分之一。另外条砖的尺寸,用推测尺换算十分规整。

        现存传世唐代的长尺,多在29.5~29.9cm之间,唯有一石长尺28cm。而隋尺中有长27.3cm。因此,结合殿内旧石柱为方形的情况,南禅寺大殿颇有可能是创建于北朝末期或隋。故所用营造尺接近于隋尺。现存构架是唐代重建又经北宋重修,当时可能沿用了原来所用的尺度,并保留了一些齐隋时期的细部特点,如拱头内凹卷杀等。


        由于南禅寺大殿的题记年代(782年)是现场存实例中最早的一例,且殿身规模(三间)、构架形式(通梁二柱)及用材规格,加之构架尺度、比例和细部做法上的特点,确立了它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认为南禅寺是唐早、中期中小型厅堂式建筑的代表作品。

南禅寺现场

文:瑾瑜/图:北京四合院营造整理,部分网络线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