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仅存的八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望云1120 2015-04-19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4000多年的高度发达文明下,各个时期的建筑也灿若群星。遗憾的是,我国一直没有保护遗产的习惯,历朝历代的战争,新的统治者总是以摧毁旧朝的建筑为快,不管是宫殿、庙宇,还是陵墓, 所以,虽然历史这么悠久,且文明从未中断,但是留到我们现代中国人面前的遗存,确是相对非常少的。而且,由于我国建筑大多以土木结构居多,而木结构古建筑保存不易,流传下来最为难得。连永乐年间始建的故宫三大殿,都多次遭遇雷火,毁坏又重建。何况其他民间建筑。因此,目前我们能见到现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所幸的是,在我国华北西北部分地区,由于地理和环境因素,加上一些运气成分,至今,还保留了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总共约有八处(五处确认,三处推断),唐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已没有存世。今天让我们随着“爱塔传奇”一起去看看这八座中国古代木建筑中的珍宝。

现存的八座唐代木结构古建筑(以下简称唐构):

一、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年)

二、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唐大和六年(832年)

三、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唐大和七年(833年)

四、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五、甘肃敦煌莫高窟196窟檐,唐景福二年(893年)

六、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推断唐代

七、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推断唐代

八、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推断唐代

这八座唐构全部是单体建筑,其中五座有具体年号且与建筑形式相符。八座中有六座在山西,一座在河北,一座在甘肃。

一、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

地点:山西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东冶镇李家庄村,距县城有二十余公里

时代:唐建中三年(782年)

南禅寺的现存建筑中只有正殿是唐代建筑,两厢等为明清增建。

南禅寺大殿发现于五十年代,在西缝梁架平梁下皮有墨书题记:“因旧名峕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重建殿法显等谨志”,唐建中三年即公元782年,随着后代发现的不断增多,证明南禅寺大殿的建筑形式与题记年代是相符的,南禅寺大殿也是现存最早的有明确年号题记的木结构古建筑。

南禅寺前檐柱头铺作

南禅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无普拍方,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出双抄,第一跳偷心,第二跳头上令栱托橑风槫,耍头批竹形,前后檐柱头铺作第二跳华栱为殿内四椽栿梁头伸出砍成,山面柱头铺作丁栿伸出檐外为耍头。

大殿梁架为四椽檐栿通搭,梁头伸出檐外为第二跳华栱,梁与枓栱合为一体是唐构普遍采用的手法,而且除天台庵外都是第一跳里外传均为华栱,第二跳上为梁头,或为华栱或为华头子,这种结构在后面几座中会频繁看到,而传世的宋代木构中却没有一座同类结构。

四椽栿之上用了一条缴背,伸出檐外为耍头,缴背之上立驼峰托平梁,两端用托脚,平梁上叉手承脊槫。发现之处平梁上原有蜀柱、大枓,七十年代维修时认为是后代添加的去掉了。

南禅寺山面柱头铺作

这是南禅寺山面的柱头铺作,外观和前檐柱头铺作相同,但结构已有很大不同,这里梁头(丁栿)伸出的是耍头,而前后檐梁头(四椽栿)伸出的是第二跳华栱

南禅寺大殿转角铺作,七十年代维修时追求檐角平直屋檐压低,椽子与橑风槫打架

南禅寺大殿第二层柱头方之上使用驼峰和大枓托压槽方,驼峰和大枓之间使用了一块皿板,这也是现存木构中最早的皿板使用实例,另外柱头皿板最早的应用实例是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

南禅寺大殿不仅保存下来完整的唐代木构,还保存下来17尊唐代彩塑和一座小石塔,檐下用双抄,唐代风格,2011年8月7日被盗,这是被盗前的照片

--------------------------

二、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地点:山西运城市芮城县龙泉村北的高地上,县城以北三公里

时代:唐大和六年(832年)

广仁王庙现在仅存一座唐代正殿和一座清代戏台,庙内现存两块唐碑,一块唐元和三年(808年)《广仁王龙泉记》,讲述引龙泉水灌溉的事;另一块唐大和六年(832年)《龙泉记》,记述重修广仁王庙的经过,碑文中“划除旧屋,创立新祠,素捏真形,丹青四壁”,可知大和六年新建了庙宇,这也与现存广仁王庙正殿的建筑特征相吻合。 更多广仁王庙的照片 >>>

广仁王庙正殿单檐九脊顶,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无普拍方,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双抄偷心,无令栱,第二跳华栱为梁头伸出,殿内四椽檐栿通搭前后檐,驼峰大枓承托平梁,两侧用托脚,平梁之上蜀柱、叉手、捧节令栱托脊槫。

广仁王庙前檐柱头铺作,双抄无令栱,短替木托橑风槫,第二跳华栱为殿内四椽栿梁头伸出

广仁王庙的梁架结构,四椽檐栿通搭。这张是用广仁王庙正殿梁架制作的扫盲图

广仁王庙的四周枓栱外观相同,但结构有不同,前后檐是梁头(四椽栿)伸出为第二跳华栱,而山面的梁头(劄牵)则是压在两跳华栱之上

广仁王庙柱头铺作

广仁王庙正殿六十年代曾经维修过,如今已过去四十多年,如今殿顶已有不少渗漏的地方,椽子已现明显糟朽,需要维护下瓦面了

嵌于墙上的唐大和六年(832年)《龙泉记》碑,广仁王庙的身份证,2012年12月4日被盗,十几天后被追回

广仁王庙清代戏台上的一段雕花阑额也于2012年前后被盗

--------------------

三、山西泽州青莲寺藏经阁

地点:山西晋城泽州市东南15公里的硖石山腰

时代:唐大和七年(833年)

青莲寺分为上寺和下寺,相距约五百米,藏经阁位于青莲上寺,是一座两层木楼阁,寺内现存唐大和七年(833年)《青莲寺古德高僧记》碑,记载“并造阁一所,兼素画弥勒”,这个记载时间与现存的建筑形式相符。

前梯形头者为《青莲寺古德高僧记》碑

青莲寺保留下来的碑刻众多,从这些碑刻考证可知藏经阁宋、金、元、清均有较大修缮,如今普拍方一下多位后代抽换,但二层梁架保留了完整的唐代特征,十分难得。

青莲寺藏经阁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单抄单昂,梁头伸出檐外为华头子,当心间和两次间各用一朵补间铺作,两稍间无,为五铺作双抄,殿内梁架四椽檐栿通搭,梁头压在第一跳华栱之上伸出檐外为华头子,以驼峰和昂尾共同托举平梁。

藏经阁柱头铺作

藏经阁梁架结构

---------------------------------------------

四、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县城东北约三十公里

时代: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佛光寺东大殿是1937年梁思成先生发现的唐代建筑,根据大梁上的题记可知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与建筑形式相符。佛光寺坐东朝西,东大殿为正殿,另外寺中还存有金代的文殊殿和众多的明清建筑,

佛光寺东大殿采用五脊顶,面阔七间,进深八椽,是现存唐构中体量最大的,无普拍方,柱头铺作七铺作双抄双昂,其中第二跳华栱为梁头(乳栿)伸出,补间铺作双抄,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四柱。

佛光寺东大殿的梁栱结构,下面一条梁头作为昂的最前端支点,上面一条梁压住昂尾,两条梁与当中斜置的昂共同组成一个杠杆结构。

东大殿柱头铺作,第二跳华栱为梁头伸出刻成

东大殿的补间铺作,相交于柱头方上而未落于阑额,根据敦煌壁画还原一下,原构应该是通过直枓或驼峰或人字栱落于阑额上,可能是后代维修时省略了

东大殿转角铺作

大佛光寺

--------------------------------

五、甘肃敦煌莫高窟196窟檐

地址:甘肃敦煌莫高窟

时代:唐景福二年(893年)

敦煌196窟檐的建造年代是根据窟内壁画的绘制年代推导而来,壁画与窟檐同期,唐景福二年(893年)前后,与现存建筑相符。

这座窟檐只有一个建筑前檐,而且顶部损毁了,现在的屋顶是五十年代简易搭上去的,但现存的梁、柱、枓栱的结构完整保存了唐代信息

196窟檐面阔三间,前檐用八棱木柱,重楣阑额,无普拍方,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已不完整,可见栌枓之上横出泥道栱,正向前出为窟内乳栿梁头砍成的华头子,再往上的部门已经没有了。如果还原回去,应该是乳栿之上置劄牵,华头子之上为一道斜置的昂,昂尾压于劄牵之下

------------------------------

六、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

地址: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布村,县城东南约十五公里

时代:推断唐代

前面五座都是有具体的建造年号且与实物相符的,还有三座没有具体的建造年号题记,根据建筑形式推断为唐代的,布村玉皇庙前殿即为其中之一,我个人认为前殿的建造年代或早于南禅寺大殿,有可能是现存最早木结构古建筑。

布村玉皇庙除唐代的前殿(玉皇殿)外,还有一座后殿(三清殿)推断为金代,后殿旁的东朵殿有元代风格,庙内其他建筑都是清和民国补建的

玉皇庙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前檐用四根八棱内顄石柱,其余檐柱均为未经雕凿的粗石柱,阑额被锯掉,从石柱的安装孔看有可能是重楣,无普拍方,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出双抄,只在前檐柱头铺作上斜置两条昂形构件,昂嘴伸出部分也被锯掉。

前殿后檐柱头铺作,梁头(劄牵)出第二跳华栱

前殿山面柱头铺作,梁头(丁栿)出第二跳华栱

前殿梁架为三椽栿对后劄牵用三柱,两条梁在内柱上平接。所有柱头铺作第一跳里外转都是华栱,第二跳华栱为梁头伸出,前檐是三椽栿梁头,后檐是劄牵梁头,两山是丁栿梁头。

前殿前檐的两根角柱上各用了一块皿板,柱是八角内顄,皿板同样是八角内顄,可知与柱同期,这是现存唐宋建筑中唯一的柱头皿板应用实例,也是玉皇庙前殿有可能早于南禅寺的证据之一。前面提到南禅寺大殿也有皿板,是使用在柱头方之上的驼峰上,不是柱头皿板。

玉皇庙前殿大约在金元时期经过了较大改造,加高了驼峰和平梁上的蜀柱,增加了系头栿,改造的目的是增加瓦面坡度以利于走水,唐代建筑举折较小,不利于走水,类似的改造还出现在天台庵和青莲寺前殿。虽然经过后代改造,玉皇庙前殿的柱网、枓栱、主梁仍保留了完整的唐代特征,仍可断为唐构。布村玉皇庙的几座大殿全部失修严重,屋顶都塌了大洞,为了推动这座庙的修复我先后十三次来到这里,这是2013年1月15日第十三次来到布村玉皇庙,前殿和后殿已经搭上了防雨棚。

布村玉皇庙前原有一座石狮,2011年6月去时尚在,2012年再去的时候已经丢失了

--------------------------------------

七、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

地址:河北石家庄正定开元寺内

时代:推断唐代

开元寺钟楼是梁思成先生三十年代发现的,当时第二层已经过清代改造,八九十年代维修时又按照“恢复历史原貌”思想重置了第二层,现在看来第二层得算访古建筑,不用考虑了,第一层仍保留了浓厚的唐代特征。

开元寺钟楼面阔三间,平面方形,无普拍方,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双抄无令栱,短替木托橑风槫。第一跳里外转都是华栱,第二跳为梁头(乳栿)伸出檐外。

钟楼一层内部设四根内柱,通过乳栿与四面柱头铺作链接,转角处用递角栿,四根内柱之间形成一个空心,用以悬挂大钟。

第二层屋顶经过清代和现代改造,已无法还原它的本来面目,但第一层的柱网、主梁、枓栱等断代所需考虑的必备因素仍保留了完整的唐代特征,所以第一层仍可断为唐代建筑。

开元寺钟楼上下两层柱的连接方式没受改造影像,檐柱用缠柱造,内柱用插柱早,保留下来珍贵的应用实例。

-----------------------

八、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

地址:山西长治市平顺县王曲村,县城以北约三十公里

时代:推断唐代

天台庵仅存一座正殿,推断为唐代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檐栿通搭,无普拍方,仅在前檐当心间有一条补间铺作,从外形和材质看都是后代维修时添加的,柱头铺作是枓口跳的形式,即殿内四椽栿伸出檐外为一跳华栱,无令栱,以短替木托橑风槫。漏斗口内横向直接用柱头方,柱头方上隐刻泥道栱,现存八座唐构中唯有天台庵采用了这种结构。

天台庵也经过后代不少改造,且应该是发生在明清时期,四椽栿上托平梁的驼峰被换成了更高的蜀柱,角梁后尾入蜀柱和丁栿后尾入四椽栿的结构形式应该也是后期改造所知,但柱网、枓栱、主梁仍保留了唐代特征,仍可断为唐构。

天台庵梁架结构

角梁后尾入蜀柱,丁栿后尾入四椽栿,这种结构疑为后代改造所致

天台庵正殿前原有一对石狮,2011年五一前后丢失

-----------------------------

从上面可以看出八座唐构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梁头全部伸出檐外参与枓栱结构,或为华栱或为华头子,除天台庵为只有一跳华栱的枓口跳外,另外七座更是高度相似,全部是梁头压在第一跳里外转华栱之上伸出檐外,其中五座梁头为华栱,两座梁头为华头子,而这种结构形式在唐代以后的五代、北宋、金代、元代的建筑中再无一例应用实例。

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最为发达繁荣的时代,有理由相信建筑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也应该会有突破上面结构形式的建筑出现,寻访古建筑魅力无穷。

联系方式|微信:lishipulpit

请加入QQ群:299840896

想每天收到历史讲坛的好文,请在“微信”搜:lishijiangt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