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台庵,虽然从唐代遗构中除名,依旧不失唐建的风范!(下)

 黄之中 2023-10-21 发布于上海

第四节 建筑的铺作

天台庵弥陀殿用材宽10.5-13.5厘米,高16-21厘米,契9厘米,符合宋六等才。在现存唐、五代时期的古建筑实例中,天台庵用材最小。

柱头铺作前檐柱头铺作足材单杪华拱。华拱由栌斗口跳出平面呈梯形是殿内四椽栿伸到檐外的梁架与斗栱紧密地连结为一体,这种手法在《营造法式》中谓之“枓口跳”。天台庵的斗口跳特别的是无令栱、无耍头华拱上置交互斗,承托着替木和撩檐槫。壁内施两道单材柱头枋,枋间用小斗承托柱头枋上施压槽枋。第一层柱头枋直接落在栌枓内,柱头枋上隐刻泥道拱、泥道慢拱慢栱栱身甚长

图片

天台庵弥陀殿最大的营造看点,是梁栱结合的斗口跳的结构。斗口跳是一种特殊的斗栱组合方式,华栱由梁栿的端头制成,从栌斗中挑出,上施交互斗直接承托替木和撩檐槫。这种做法说明了华栱这一构件最初是由梁架枋木演变而来。

弥陀殿中的斗口跳斗拱有三种情况:一是,前后檐是梁栿出头作斗口跳,承短替木托撩檐槫。二是,两侧山丁栿位置非斗口跳,从外部看上去与前檐一致,但里转则是一跳华拱承丁栿,这个丁栿只是搭在了华拱之上,而里跳华拱的另一面,正是外转的华拱头。三是,转角铺作两侧和柱头枋正交的华拱是斗口跳,45°出角华拱,只是普通华拱而已不能算是斗口跳。总之,弥陀殿一圈斗拱,只有前后檐梁栿出头的柱头铺作是货真价实的斗口跳。两山檐铺作不是斗口跳,这是铺作里转栌斗之上一跳华拱里外出头,丁栿高出华拱出头后藏在了撩檐槫后面,实际上平衡了里外华拱头上的的压力。转角铺作正、侧立面柱头枋正交出头为斗口跳,而角华拱并不是角栿出头所以不是

图片

山面斗拱柱头铺作里转出一跳,华拱上置散斗承托丁栿。

补间铺作:当心间为斗口跳,但用单材,形制和柱头铺作相同,斗口内承柱头枋,柱头枋一层正心设斗,柱头枋二层隐刻令拱置斗,无华栱,出麻叶形耍头一材。山面及北面当心间的补间铺作,仅于上层柱头方上隐刻一斗三升斗拱。

图片

转角铺作:单秒四铺作。两侧柱头枋和华拱出跳相列,形制独特,泥道拱不是真实的拱,而是由一条贯通各栌斗的柱头枋上隐刻出的拱形,华拱与之交出,和其他的唐构的建筑的泥道拱交出华拱的做法不同。45°正方向上的出跳均用单材。斜向出单秒角华拱,角华拱用足材拱。这也是转角铺作在用材方面规格不一的特点,与中唐时期的南禅寺大殿略同。角华拱压在大角梁之下它承托撩檐槫,角梁尾和四椽栿蜀柱相连,使得屋角出翘很高,屋檐弧度大。

图片

天台庵大殿的拱头卷杀四瓣内凹,卷杀做工粗率,未刻栱眼。栱头栌斗、交互斗之斗欹是无内䫜的直面,和南禅寺一样,说了地区性做法的特色。替木之端头无卷杀,且这些构件之木色偏新,显系晚近添加构件。

第五节 建筑的柱网

天台庵弥勒殿檐柱12根,为圆形直柱造,全部砌入墙里柱子有生起侧角。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为后世所加。天台庵弥勒殿柱础为常见的覆盆式。柱头施卷杀,卷杀手法较宋代和缓。柱间有阑额,不设普拍枋,阑额在转角处不出头。弥勒殿内无柱现存的四椽栿下的为清代修缮时增加的。殿内柱头“砍杀”是当地明代典型特征表明

图片

第六节 建筑的梁架

天台庵弥勒殿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与山西唐构南禅寺结构相同弥陀殿架间结构是明景泰六年维修时改添的可能性最大。

图片

四椽栿之上前后立蜀柱大斗承平梁这种底立蜀柱承平梁的结构方式,在唐五代实例中未见,这是平顺当地宋代中期以后流行的架间结构形式。

图片

在修复过程中,发现大殿四椽栿背上残存有卯洞,专家推测之前四椽柎上是驼峰+蜀柱的组合,经过某个朝代的修改成为如今的蜀柱+大斗的形式。至于其何时进行的添改,王春波先生提出:结合瓦题记载“断定为金大定二年重修的遗物”傅熹年先生认为“大殿梁架部分在金代的维修时做了较大的改动,以至在建筑比例方面失去了唐代研究价值。

图片

平梁上无叉手,施驼峰+蜀柱+捧节令拱承托脊槫平梁两侧有散斗,托脚斜撑支撑下平槫,用以稳固梁架。四椽柎蜀柱上的大斗横向一条平行于檩的木枋,与梁平行,这种枋就是襻间襻间枋隐刻令拱上承中平槫。其作用是联系梁架间的关系,加强构架的纵向稳定性。之前将天台庵作为唐构遗存时,仅此殿用了襻间,是研究唐代厅堂型构架特点和发展演变的重要例证。

图片

天台庵的弥陀殿之蜀柱将柱头正背面杀斜这样的做法是当地明代的流行做法。同处平顺地区的五代时期建筑龙门寺西配殿平梁之上蜀柱为方形抹棱宋代中期当地出现的四椽栿上立蜀柱承平梁的实例亦是方形抹棱式。金大定年间的建筑沁县普照寺大殿是首个圆形蜀柱,其柱头形制与檐内柱一样都是“覆盆式”

图片

天台庵的弥陀殿山面出的做法保留了早期建筑的特征,主缝梁栿兼做歇山山架和系头栿,两梢间不设头栿缝架由平梁代替系头栿的作用,丁栿趴在四椽柎上的承椽枋之上,插入蜀柱中此种结构方式与南禅寺大殿不同,与芮城广仁王庙和潞城原起寺大殿的构造方式一致,是之后少见的歇山式构架

图片

角华拱里转之上是长度为一架椽角梁角梁的前端架在外檐的撩风槫上,后尾由上压平槫改为平置下挑平槫角梁之上为隐角梁天台庵角梁平置这样工艺是宋到元普遍流行的做法唐代、五代早期的工艺角梁确实斜置如唐构的佛光寺、南禅寺五代时期的大云院、镇国寺等实例亦是如此做为五代时期的建筑有着宋代的工艺,原因是它是在明代的修缮被匠人改制了。斜直的大角梁在实际中需要延长大角梁的后尾长度,紧跟着平槫和系头栿都要相应的向上向内移动。

图片

弥陀殿虽然改变角梁放置形式,并没有位移平槫和系头栿,因此正脊仍保留了旧制的情形。南禅寺的角梁长度虽然也是一架椽,同样尾端架在下平槫的上面,但其处理方式是延长下平槫的长度,使其超出四椽栿缝,丁栿上置令拱承下平槫,系头栿与下平槫相交。或许这是唐构与五代时期的一种建筑手法演变或许天台庵只是地区性的做法。

图片

第七节 建筑的彩画

天台庵弥陀殿内原置有泥塑1943——1944年期间由于解放区开展破坏迷信活动,泥塑被砸碎。据说弥陀殿殿内还有十二圆觉塑像。圆觉,是指圆满的觉悟含义。长子县法兴寺有宋代十二圆觉像,塑像都是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面相俊秀,神态自然,颇富生活气息。弥陀殿殿内斗拱上保留有简单的清式彩绘,山花壁内尚有部分清代壁画残迹。四椽栿有残存金黄色五爪龙彩绘图案,屋面檐口用莲花纹。表面残存的朱白彩画,可能是五代、宋初遗物。

图片

第八节 其他

殿外东矗立着一石碑,通高2.5米,寛0.8米,厚0.23米。石碑下施赑屃座,比较特殊的是赑屃的头是侧歪着的,它头朝向大殿,似乎在欣赏这座千年大殿风采。上雕负屃盘龙,由于常年户外的风雨侵蚀,碑文已经模糊的无法辨认文字

图片

总结

天台庵弥陀殿是现存的五座五代时期木构建筑之一,五代历史持续时间较短,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休,古建筑能够遗留至今的已经极少,因此弥陀殿的宝贵价值不言而喻。天台庵弥陀殿虽为五代建筑,它创建时距离唐朝灭亡也只有短短的二十余年,可以说匠人还是延续唐代的营造技法,将天台庵归纳为唐代建筑也不是没有道理。天台庵出檐深远、斗拱雄大、梁架简练朴实,无重叠虚设,完全呈现出唐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用材比例方面其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规格略有差异,说明晚唐时建筑的模数制在偏僻山村还未得到统一。天台庵和唐构南禅寺的对比,可以把天台庵当作是唐至宋制的过度实例。

图片

附:天台庵测量数据

总举高:198cm,约合165份

总高(柱高+斗拱+举高):523cm,合435.83份

总举高与前后檐椽间距之比:1:3.94

椽长脊部157cm,约合130.8份椽飞139cm,约合115.83份

前后檐椽长780cm,650份

檐步:233cm,约合194.16份

柱高:225cm,约合212.5份

柱径:28cm,约合23.33份

明间广:317cm,约合264份次间广:189cm,约合157.5份

材高18cm,材宽11.5cm,契高9cm,足材高一材加一栔27cm,

材份值为:

斗栱高:70cm,约合58.33份

槫径:脊槫25cm,约合20.83份 平槫24cm,约合20份  檐槫22cm,约合18.33份

四椽栿:39cm*28cm,约合32.5*23份

平梁:27cm*19cm,约合22.5*15.8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