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云院,让你在罕见的五代建筑中,欣赏敦煌壁画外唯一的五代壁画!

 隐隐青 2023-10-22 发布于江苏

全国一共现存六处五代时期的木构建筑,大云院的弥勒殿按照年代的划分位列第三,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座精彩的建筑之中。大云院位置在山西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处、实会乡实会村北边的龙耳山中,南临浊漳河。图片

第一节建筑的年代

大云院的建造时间非常的清晰。寺庙内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的《敕赐双峰山大云院十方碑》记载:天福三年戊戌岁,降迹褂锡于双峰山下,洗心并修住持。至天福庚子岁,牒请住下王宗、王贵、王密等,充十方都维那,盖早佛殿方丈室由此可知大云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初名仙岩院。到了天福五年(940年)建了大佛殿(弥陀殿及方丈诸室)图片

北宋建隆元年年间960年)寺庙已经有了一百余间。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院。到了金元时期,寺院又遭兵火毁坏,除弥陀殿独存外,寺内建筑大多坍毁。明成化年间对弥陀殿进行修葺,殿内新塑倒坐观音像一尊,并于殿前新修僧房和伽蓝殿。弘治年间(公元1491-1496年)在后殿内新塑佛、菩萨像。明代的两次重修,基本恢复了寺院的昔日盛况。清康熙三十一年夏(692年)当地的一场暴雨发洪水,于是“殿宇僧舍漂流无存”,只留下弥陀殿和七宝塔安然无恙康照三十三年(1694年),对禅院进行历时五载的大规模修缮,基本复其原貌。民国九年(1920年)添建了三佛殿,形成了如今的现状。1993--1995年国家投资对大云院进行了全面维修。1994-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

第二节 建筑的概述

大云院弥陀殿,因殿内原供有阿弥陀佛而得名。弥陀殿坐北朝南,东西长79.76米,南北宽49.83米,占地面积4003平方米。弥陀殿殿前无月台,台基是高0.9米的青石垒砌,其余三面随地势渐高,仅在台明的当心间设有五级踏步。图片

弥陀殿殿顶巨大,为单檐歇山顶,屋顶满覆琉璃,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极具唐风。屋顶正脊正吻被盗过。弥陀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通面阔11.8米,总进深10.1米。其中当心间宽4.72米,两稍间宽2.69米,平面近方形弥陀殿前檐当心间板门,前檐次间安直棂窗,后檐当心间有门,次间为实墙。图片

第三节 建筑的铺作

弥陀殿用材高22厘米,宽16厘米,符合宋四等材。

柱头铺作:双杪五铺作偷心造第一跳偷心。耍头为短促的批竹下昂形。图片里转:三杪六铺作,第三跳置令拱承托六椽柎,之上置散斗承托下平槫。图片

内柱柱头铺作单秒四铺作。内柱设于殿内后槽,柱头上设置大斗,斗口内出十字出跳之栱承椽柎。前后檐柱头斗栱里转为三抄承栿,因而内柱较檐柱升高两条。图片

补间铺作:补间各施一朵,形制与柱头铺作基本相似。双杪五铺作偷心造。

图片

补间铺作的特殊之处在于,两次间补间铺作不在开间的中线上,而是略向转角铺作方向外移,并与之连在一起,他们共同承托屋顶平槫节点的重量荷载。此外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的后尾承担下平槫交点的重量。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弥勒殿虽然结构上算是殿阁形式,但由于柱网配置原因,始终未能用递角梁来承托平槫交点的重量,不得已只能用补间后尾来辅助承担平槫交点的重量,这也是匠人的巧妙设计。这样的技法和辽代独乐寺山门、宋代崇明寺中佛殿一样。图片

转角铺作正出和侧出与柱头铺作相同,转角铺作:弥勒殿的角华栱头跳上施华头子,再二跳位施下昂。角里转,也有一个里跳下昂,下昂之下有华头子。图片

图片

其后尾昂尖斜向内与角昂尾,前檐、山面补间铺作的耍头里转共同悬挑平槫。这是转交铺作的特殊之处,是比较罕见的“内外对施下昂”做法。这样转角里跳下昂与角昂互相借力,平槫交点的荷载先传至角昂后尾,角昂后尾的力则通过里跳下昂后尾抬起里跳下昂挑斡,里跳下昂则将这种下沉的重量转变为上抬平槫的力,从而消解角部下沉的重量,可谓十分巧妙。图片

第四节建筑的柱网

第二节弥陀殿的周匝12根,柱高2.9米,径30厘米。柱础石乃青石雕造的覆莲。柱子卷杀和缓。柱子檐柱侧角生起明显,角柱生起8厘米。

图片

柱间阑额连接,上有普拍枋,阑额与普拍枋呈丁字形交接,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普拍枋斜向搭接,形成稳固的方形框架体系,这种在阑额上加设普拍枋的做法,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最早实例。图片

普柏枋和阑额是架在柱头之间的这两个构件,在太原天龙山北齐石窟中,就出现了阑额,但还没有使用普柏枋。陕西的玄奘塔首次出现了仿木结构的普柏枋构件,但在山西现存的几座唐代木构建筑中还没有普柏枋的使用,只安置阑额。同为五代建筑的镇国寺万佛殿也没有使用,直到辽代这种构件才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柏方,现存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柏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因而平顺大云院弥陀殿的普柏枋,也就成了中国木构古建中使用普柏枋最早的实例。弥陀殿殿内使用减柱法,仅在后槽当心间使用两根柱,柱间设有扇面墙,满足了安设佛像的功能要求,扩大了礼佛活动的进行。

第五节建筑的梁架

弥陀殿殿内彻上明造,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构件的加工精细,梁枋前端加工成月梁形。

图片

四椽栿乳栿伸直前后檐柱头铺作上,形成斗栱与梁栿”搭压式“结构。四椽栿上用两个大驼峰,驼峰端部设大斗,托脚承平梁、捧节令拱、襻间枋。平梁上有较小的驼峰、较细的侏儒柱、两端两侧用长及两架的大叉手,其上承托脊槫。襻间枋两层,两侧隐刻捧节令拱,拱头置散斗拖下平槫图片

驼峰是抬高梁架高度的木垫块,弥陀殿梁架结点中所使用驼峰有梯形、内凹分瓣型、卷草型浊漳河系的等早期驼峰8种之多他们形态各异、尺度不一此外大云院外檐补间令栱位置用翼形栱,在殿内各处驼峰之上与斗栱组合使用了大量有如新月形的翼形栱这样的营造技艺,在中国木构建筑中极为罕见。图片

图片

图片

大云院弥陀殿角梁仍为唐风浓烈的斜置大角梁,是唐以来大型歇山建筑转角做法的真实反映。大角梁后尾十分绵长,转过两椽直接搭在上平槫上,因为角梁过两椽所以角梁下垂角度大,檐口弧度较小对建筑外观的视觉影响就是翼角更加平缓,檐口曲线更加温和而庄严,屋顶如伞盖一样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到两山山际的构件还要介绍一下丁栿弥勒殿两山面丁栿,丁栿外端做成两山柱头铺作衬方头,丁栿内端插入四椽栿的驼峰内丁栿上置驼峰,大斗承系头栿视觉上丁栿殿内殿外低,形式上类似爬梁。该殿自正心间柱中至出际的距离是3米,这是唐风建筑的出际之首。图片

图片

第六节 建筑的彩画壁画

弥陀殿殿内原有佛坛,坛上原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后遭毁坏。弥陀殿殿内墙壁由青砖砌成,砖外最里层敷麦草粗泥坯,粗泥坯上敷短麻细泥坯,收压紧实上涂白底色层,白底色层上原满绘壁画,因康熙年间雨浸墙体,大部分已毁坏。1962年,因弥陀殿殿顶漏雨而进行勘察时,经过清理发现20多平方米壁画。1993年,弥陀殿落架大修时,又清理发现20多平方米壁画。一共发现的五代壁画46.8平方米,我国寺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如今壁画仅余相对保存较为完好的东壁壁画、面积约23 平方米。北壁东隅和扇面墙正背两面的少部分。据寺内碑记记载,大云院五代初建时,弥陀殿四壁均绘有壁画,由于大云院位置背靠双凤山,前有浊漳河,身处山中茂林,清康熙年间因山洪雨水侵袭,寺庙和壁画遭到了严重的侵蚀。

东壁壁画《维摩诘经变图》的佛教故事壁画,体现出禅宗、净土宗合流的特点。图片

扇面墙正面当心的之壁画从其边沿处残留的背光图案判断,应为殿内供奉的阿弥陀佛塑像背面的衬景。从榜题得知,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两尊菩萨为立式,背光照耀四周,如同彩虹。两尊菩萨头戴高竖花冠,项佩璎珞,面相圆润,肌肉丰盈,神态端庄安详裾带缠体,高约1.9 米,下部残缺。其分别执莲花经卷和净瓶柳枝,体态丰润饱满。中间只有背光图案,主尊阿弥陀佛像已不存,此处造像组合为西方三圣。扇面墙背面壁画绘有“西方净土变”,明代补绘倒坐观音,因墙体坍塌被毁,仅在西侧隐约残留楼台殿阁及人物等。残存的画面有云气缭绕,上部天宫楼阁悬空。菩萨、天王、侍从等人物错落分列图片

扇面墙背后北壁东侧上缘残留仅存5平方米左右的壁画,内容不详,仅见花束高髻的菩萨立像三尊,弟子以及俗众。从神态举止分析,应为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诸菩萨面相圆润,肌肉丰满乐舞伎广袖长裙,姿态柔丽俊美,唐代画风犹存。由于损毁的比较严重,只能依稀辨认。图片

大云院五代壁画是除敦煌石窟外,我国唯一一处残存的五代时期的寺观壁画,也是保存在寺观建筑内年代最古老的壁画,更是研究晚唐、五代时期美术的珍贵资料。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创文章,转发请提前告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