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藏于村庄中的两座国宝级古建筑

 黄之中 2020-05-12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在一座村庄中找到了被民居重重包围的淳化寺,当年的两进院落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大殿伫立着,看惯了这千年来的烟云流转,显得落寞、萧索。据龙门寺管理员说,淳化寺曾经是龙门寺的下院,当时龙门寺的僧人太多住不下,就建了下院。淳化寺目前只剩下一座建于北宋的大殿孤零零地伫立在一片民房周围。淳化寺大殿未留下建造题记,以建筑结构推断为金代。后檐墙上嵌有一块金大定九年(1169年)游记碑,其中有“游龙门回投宿淳化寺”,可知那时寺已存在。

被民居包围的淳化寺大殿,斗拱、梁枋不施彩绘,或许彩绘已随时间褪去,显得古朴

淳化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九脊顶,柱头有普拍方,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假昂。大殿梁架采用一根六椽栿通搭前后檐,山西留下的早期建筑中进深六椽的很多,但多数是采用组合梁架(一般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整根六椽栿的很少。现寺院已毁,全貌不得而知,仅存正殿—座,为金代遗构。
       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布筒板瓦屋面。明间前后辟板门,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批竹式。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大梁两端直接搭在柱头斗栱上,平槫垂直施卷云驼峰,上置隔架栱,至平梁瓜柱。寺内有宋代石经幢两通,高3米余,幢身1.8米,平面八角形,楷书阴刻“尊胜陀罗尼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

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批竹式

各种批竹式耍头

昂下隐刻假华头子,昂断面呈琴面式。隐刻华头子,下昂平伸入内。

阑额不出头,普柏枋、撩檐槫皆出头,生头木短狭。

      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大梁两端直接搭在柱头斗栱上,平槫垂直施卷云驼峰,上置隔架栱,至平梁瓜柱。六椽栿之上没有采用四椽栿,而是用蜀柱和剳牵来解决了槫的落点,以小材料替代了较大的四椽栿,降低了成本。
         淳化寺大殿作为宋、金时期的小型木构古建,阑额、普拍枋俱全,以驼峰和蜀柱承托平梁,檐角飞起,出檐深远,具有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可谓小巧中透着雄浑博大。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另一个重要考察点,拥有五代木构和五代壁画、五代石塔的大云院。不得不说,大云院所处的位置是风水宝地,背靠连绵的群山,面临曾经滔滔的漳河水(目前河水接近枯竭,不知道现代人修那么多大坝作甚,一节节地拦起来,河水都枯竭了)。大云院所处的山脚下是一座村庄,村庄里能见到两三处古朴的小庙。唠嗑的大爷们蹲在屋檐下的石台上好奇地凝视着我们这些外来客,问他们大云院怎么走,非常热情地回答我们。去往大云院的盘山公路上风景特别美,放眼望去,群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近处河水蜿蜒,农田整齐,让人心旷神怡。

站在通往大云院的盘山公路上向远处望去的美景

       进入大云禅院,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端庄大气雄浑的五代木构遗存——弥陀殿。大云院弥陀殿及七宝塔为五代遗构,其余山门、后殿及两厢等皆清以后续建。据寺内宋天禧四年(1020年)“敕赐双峰山大云院十方碑”记载,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主要建筑弥陀殿建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据介绍,清康熙年间,一场山洪将寺内其他建筑摧毁,只剩下弥陀殿和寺外的七宝塔幸存下来,弥陀殿安然无恙,真可谓不幸中的至幸。

弥陀殿的转角铺作

弥陀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九脊歇山顶,柱头施普拍方,这是现存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普拍方应用实例。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同为五铺作双抄,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计心,令栱、替木承橑檐槫,柱头铺作和当心间补间铺作出批竹耍头,两次间补间铺作出卷云形耍头。转角铺作之正出和侧出与柱头铺作相同,斜出第一跳华栱之上为头薄尾厚的虾须栱前端,上置一道批竹昂和一道批竹耍头。檐柱以上阑额普柏枋叠交成丁字形,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普柏枋斜向搭交。

头薄尾厚的虾须华栱前端


        殿内四椽桴对后乳栿用三柱,梁头压在铺作层之上,驼峰大枓承平梁,平梁不出枓口,托脚长两椽。各构件承托之处均采用驼峰,驼峰样式有七八种之多。殿内尚存部分五代时期壁画。寺外百米处有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七宝塔一座。

建于五代的七宝塔

古建知识点:托脚
托脚是宋式建筑大木作梁架构件,明清官式建筑无此构件。在现存元代以前的古建筑梁架中十分常见,规格上小于叉手“托脚”安于平梁以下的各梁袱之间,其上端支顶檩子,以防檩子下滑。元以前的叉手用材较大,宋《营造法式》规定:“造叉手之制,若殿阁广一材一架,余屋广随材或加二分至三分,厚取广三分之一。”元代叉手断面有的已经变小,明、清多不用。但在某些地区的明、清建筑中虽仍保留此形制,用材显著缩小,已不能达到在早期建筑中所负担的荷载能力。
托脚的作用与叉手一样也是支撑上一步架中的载重,只是地位不同,都是置于平梁以下的各个梁的两端。宋、金建筑中常有斜跨二步架的大托脚,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的转轮藏殿的梁架就是应用此种构件,成为这一时期的结构精品。元代建筑中托脚的使用还较普遍,明、清时期已很少见此种构件。
山西五台唐代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已见“托脚”形制,但唐时的“托脚”仅为四椽袱上安置,不同于宋《营造法式》中梁袱上均置“托脚”的做法,至元代这种构件经常使用,明清建筑的梁袱端部,由于取消了结点支撑檩子的方式,结构上更加稳固,因此,“托脚”则成为不必要的构件。


大云院弥陀殿内梁架结构:四椽桴对后乳栿用三柱,梁头压在铺作层之上

驼峰大枓托平梁,平梁不出枓口;栿上两个大驼峰承托平梁及平槫。

托脚近两椽

弥陀殿内的丁栿

弥陀殿的金柱及金柱上构造:柱头上设置大斗,斗口内出十字出跳之栱承栿

     殿内前槽无金柱,后槽明间设金柱两根。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梁栿前端刻成月梁式,栿上两个大峰承托平梁及平槫,平梁上叉手颇大,瓜柱颇窄。所用驼峰种类达8种,尺度不一,形制有别。四椽栿上用驼峰承托平梁和平椽,梁两端用及两架椽的大托脚支撑,将平梁上的荷有效的分解到檐柱上,使整体构架稳固有力。四椽栿,乳栿(搭在前后檐柱斗栱上,斗栱与梁栿“搭式”内柱设于殿内后槽,柱头上设置大斗,斗口内出十字出跳之栱承栿。前后檐柱头斗栱里转为三抄承栿。进入五代,梁栿伸入斗栱已不伸出檐外做华栱出跳,梁栿的项首之底完全压在斗栱铺作层上,与斗栱形成“搭压式”结构,斗栱与梁栿分离为两个结构层。与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唐代)梁栿与斗栱的“组合式”结构已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此一结构方式随着下昂结构功能的退化,和假昂的盛行,这种方式很快成为宋、金、元时期山西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平顺龙大云院弥陀殿横剖面

       弥陀殿这种柱头斗栱五铺作双卷头造内外皆偷心的斗栱较少出现。五铺作双抄卷头造在中国现存唐,五代九座建筑中除大云院弥陀殿外,尚有五台南禅寺(唐),芮城广仁王正殿(唐)和正定文大成殿(五代)。

左:河北正定文大成殿作双抄心造,第一跳心,第二跳心,右:平顺大云院弥陀殿转角铺作:双抄五铺作偷心造,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计心。两处转角铺作几乎一模一样,证明它们属于同一时期古建。

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转角铺作,笔者摄于2017年五月

       弥陀殿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它的补间斗拱并没有在中间线上,补间斗栱与其它不同之处在于,两次间补间斗栱不在补间开间的中线上,而是略向外移,与转角斗栱连在一起,共同承托屋顶翼角荷载,设计的十分巧妙。中国现存十一座唐,五代建筑中用补间斗栱的有五例。除大云院弥陀寺外,还有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形制一脉相承,均采用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弥陀殿内的东侧墙上还保留着一块五代时期的壁画,弥足珍贵,由于时间久远,部分已经剥落了。殿里不让拍照,从网上找了两张图片。这座寺院是全国好几所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据管理员介绍,经常会有全国各地的美术学院学生来此地朝圣,观摩五代的壁画。

来源:成己成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