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歌诀 01 初度襁褓孩提幼,总角垂髫笑不够。 九龄黄口学指数,幼学十岁习句读。 金钗豆蔻女儿家,十五及笄成年秀。 束发志学男十五,弱冠二十戴上头。 【注】 年龄称谓:古人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需要了解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0岁:初度、孩提、赤子、襁褓 1岁:牙牙 2岁:孩提 8岁:总角(也泛指幼童阶段)、童龀、始龀。 10岁: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豆蔻 15岁:及笄(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束发(男子十五岁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16岁:二八、碧玉年华。 20岁: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又叫“弱冠”) 30岁:而立 40岁:不惑 50岁: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岁:耳顺、花甲、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 泛指老年: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 期颐:指百岁高寿。 图:年龄称谓汇总 02 愚鄙卑敝仆窃微,辱忝伏惟敢谦卑。 家大舍小令外人,谦恭有礼教化垂。 取字方便平辈称,厌恶他人直呼名。 显示志趣自称号,郡望籍贯有点吹。 君主尊亲不称名,言谈书写要避讳。 【注】 古人称谓非常讲究: 1.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 2.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3.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4.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5.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6.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柳宗元称柳柳州。 7.郡望: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其实韩愈是河阳人,但韩姓在昌黎最发达,所以韩愈自称“韩昌黎”,哈哈,有什么意思啊? 古人说话很讲究礼仪,有“表谦副词”和“表敬副词”: 表谦副词是表示自己谦卑的副词,有“辱、敢、窃、伏(伏惟)、猥、叨、忝、愚、谬”等。 表敬副词是表示对对方尊敬的副词,有“请、敬、谨、幸、惠、蒙、垂、恭、钧”。 【说明】根据山西陈琳老师的歌诀修订充实。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若侵联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