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09月09日今晚报数字报天津历史之“万千百”

 我执斋 2019-04-13

天津历史之“万千百”

——案边脞语之七十四 陈 雍
  2003年8月,我在天津市纪念建城600周年活动筹委会咨询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言说,我们纪念天津建城600周年,但不要认为天津只有600年的历史,其实天津历史应当包括“万年以来天津先民适应环境的人文历史,千年以来天津城市的形成发展历史,百年以来天津城市近代化和天津人民斗争的历史”。这就是长时段的“万”,中时段的“千”和短时段的“百”,三个时段之间存在着历史逻辑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天津市域内发现了数百处古遗址、古墓葬。这些古代遗存的年代从距今8000年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能够排列出一个编年序列。90年代,我基于这个编年序列,结合古代遗存与环境的对应关系,参考天津周边地区的考古发现,曾预言天津有万年以上的人类文化遗存,它们沉睡在蓟县的大山里,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唤醒。

 2003年春天,我们计划启动蓟县旧石器考古调查,但是万万没有想到“非典”来了,调查计划因此而落空,然后搁置了两年。到了2005年,我们终于在蓟县找到27处旧石器地点,并且发掘了东营房遗址。根据该遗址出土石器,我们初步推测其年代大约距今1万至2万年。后来把出土的哺乳动物骨片送到美国Beta实验室作碳-14测年,获得一组年代数据,为距今43500年。这样,天津人文史从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又往前推到距今43500年的旧石器时代。目前根据有关迹象推测,蓟县还有更为古老的旧石器遗存。

 天津考古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发现古代遗存,还要揭示出蕴含在古代遗存里的文化传统,并且根据这个传统和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去发现天津的过去,讲述天津人文的由来,于是就有了博物馆里的“天津人文说由来”考古展。

 人们常说天津有600多年的历史,那是从明朝永乐二年(1404)设卫筑城算起的。天津城市史并非始于明永乐二年,天津古代城市形成发展应当跟北京建都有着密切关系。据文献记载,金天德三年(1151)海陵王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定名中都。不久在位于海河干流地区的直沽设立直沽寨,天津古代城市由此发轫。元朝定都大都,明朝建都北京,先后在直沽设立海津镇、天津卫等军事设置,而后清朝改设天津府、县。与此同时,河漕与海运给直沽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促进了古代城市的发展。再来看看考古方面的情况,目前在大直沽发现最早的遗存为金元时期,在小直沽发现最早的遗存为元代,考古遗存和文献记载的年代基本吻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一致表明,天津古代城市经历了金元明清四个时期。

 1860年以后,一方面天津成为中国近代口岸中外国租界最多的城市,九国列强在这里设立了“国中之国”。另一方面,天津成为洋务运动的北方中心,近代西方文明最先在这里实现了本土化;成为近代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工业、商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在20世纪早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近代思想与文化传播的中心之一,近代思想、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最先在这里推广、发展……近代历史为天津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万千百”的历史造就了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