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09月13日今晚报数字报剧坛人瑞筱少卿

 我执斋 2019-04-13

剧坛人瑞筱少卿

甄光俊
  筱少卿,1924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12岁开始在家乡学演越剧,上世纪40年代即在上海挑班主演。1950年4月,她与裘爱花、邢湘麟等舞台伙伴们合作,北上天津,不久后组建天津市越剧团,就地落户,至今已然65年。

 当年,笔者因工作的缘故,经常观看越剧演出。头肩小生筱少卿,天生丽质,扮出戏来潇洒英俊。她对于舞台艺术有良好的悟性,每扮演一个角色,反复琢磨直至理解深透,采用不同的演法去塑造性格迥异的形象。她演《吕布与貂蝉》,吕布在“急急风”锣鼓点伴奏下疾步出场,略略低头,头顶紫金冠上的两支雉尾翎交错平垂于胸前,到台口时,猛然抬头、挺身、亮相,雉尾翎随之扬起,在头顶两边摆动,两眼炯炯有神。刹那间,吕温侯睥睨一切的气概,一展无余。她演《追鱼》里的张珍,“观灯”一折的“夫妻双双携手行”,她与扮演鲤鱼精的裘爱花边唱边舞,裘爱花于灵秀中透着机敏,筱少卿于憨态中自然显示出书卷气,两个人演得情趣盎然,引人入胜。当演到张珍追赶鲤鱼精那折,一段“你就是鲤鱼精又何妨”嚣板唱腔,她唱得激昂慷慨,做得情绪纷繁,辅以蹉步、跪步、甩发和一系列扑跌表演,把张珍对鲤鱼精真挚的爱渲染到极致。她扮演《云中落绣鞋》里的石义,以细致入微的表情动作,把淳朴猎人除妖救人的凛然正气表现出来,感人至深。1960年,长影把这台戏摄制成舞台艺术影片,在国内外发行,为越剧艺术走向世界增添了新的内容。

 筱少卿早年练过武功,落户天津后又向老艺人田瑞庭学习《夜奔》等昆曲,这些都有助于她开拓自己的戏路。她演形体表演繁难的戏,走出的台步利落,做动作得心应手,无不得益于自身的武术基础。她还曾有幸得到多位前辈艺术家亲手调教:田汉、周贻白为她和裘爱花加工《追鱼》,张珍追赶鲤鱼精的那折戏,就是他们为了深化剧情,在原来演出本之外添加的。她们所演《红楼梦》,“葬花”一折,是时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的欧阳予倩辅导排练的。越剧《信陵公子》是根据郭沫若《虎符》改编的,郭老亲自为演员们分析剧情,讲解时代背景,这使筱少卿和扮演如姬夫人的裘爱花开阔了艺术视野,明晓了许多剧情戏理。

 筱少卿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虽然清楚可见尹(桂芳)派的平柔缠绵和徐(玉兰)派的高亢激越,但仔细听来,似乎又不是纯粹的、原汁原味的越剧。这或许因为这位艺术家长期生活在天津,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北方戏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到了她的舞台演出中。也有可能她是为了更适应北方戏迷的欣赏习惯,而有意识地借鉴了北方戏曲。尽管变化不甚明显,却也隐含了筱少卿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1986年天津越剧团解体后,筱少卿担任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终身委员,如今已92岁,老人依然身体健康,在戏曲界的活动现场,仍时常可见这位剧坛人瑞的身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