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梗是拖出来的?医生嘱咐:预防心梗,40岁以后,做好这3件事

 思樂人生 2019-04-13

有人说,心梗是拖出来的病,这种说法给人一种是似而非的感觉,比较容易让很多朋友陷入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简称,医学上的定义也非常简短明确——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心肌一旦发生缺血问题,坏死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对心梗做过描述:《内经》称心梗为“真心病”,将心梗的病情描述为:“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有专家称,用“病来如山倒”来形容心肌梗死的发生是最贴切的。

心梗的发生,其实是一瞬间的事情,往往没有明显的先兆,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心梗的发作,经常发生在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大量喝酒、暴饮暴食、情绪波动、用力过猛、发高烧等容易造成心动过速的因素,都会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肌梗死,因为其发病的突然性和病情发展的快速性,是一种根本拖不起的病。当身边有人出现:面部表情痛苦、出虚汗、手捂胸口、无法站立或者无法保持正常坐姿时,一定要让他平躺下来、保持呼吸的通畅,并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电视上和广播里反复强调的,普通人都要学会一点儿心肺复苏的技能,也能为挽救心梗发作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当然了,任何急性疾病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病理原因。大部分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此外,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夹层、房颤、川崎病和贫血等疾病,也是心肌梗死发作的元凶,这些疾病引发的心肌梗死可能更加凶险。因此,积极治疗造成心肌梗死发作的基础性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我们中间90%的人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心梗的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原因,一半来自遗传和年龄增长,一半来自慢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要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

1、40岁以后,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

只要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高出正常水平,就会造成动脉血管的慢性炎症性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所以血压达标、血糖达标和血脂达标,是每个年过40岁的人都要努力做到的事情。

2、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需要常规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脂血症病程较长的患者(如10年以上)来说,或者已经通过体检、确实被诊断为冠心病、颈动脉斑块、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大幅度降低的心梗发作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阿司匹林也不是随便吃的,一定要通过医生的出血倾向性评估才行。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吸烟、喝酒、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高糖、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和体重超标,都是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戒烟戒酒、体育锻炼、清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和情绪稳定,不仅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也是预防其他疾病的基础。

我是药疗君,若觉得文章对你有用,别忘了帮忙点赞 、评论、转发和收藏哦,您的每一个支持,对我都至关重要,为我提供更大的创作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