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huajiao花椒的功效与作用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 用法用量: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止痒、杀虫,解毒。 1.温中止痛(中寒腹痛)用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不思饮食,配温中健脾之干姜、人参,如大建中汤。本品为用治中寒腹痛之常用药物;又兼能燥湿,可用治寒湿吐泻。 2.杀虫止痒(虫积腹痛,湿疹、阴痒)用治以下3个方面:其一对蛔虫有驱杀作用,亦用治蛔虫所致的腹痛、吐蛔,如乌梅丸;其二用治疥疮、皮肤湿疹瘙痒等,常同其他杀虫药煎水后熏洗;其三能防止药物等被虫蚀蛀,保管易被虫蚀蛀的药物常加入花椒。 花椒主治用于风寒咳嗽、留饮宿食、脘腹冷痛、呕吐、泄搏、虫积腹痛、牙痛、蛔虫症;外治湿疫瘙痒、阴痒、漆疮等。 有报道可用于蛔虫性肠梗阻、回乳、体癖、真菌性阴道炎、鸡眼、高脂血症等。 花椒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现代研究,花椒有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对肠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花椒水提取物有保肝作用;本品还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挥发油对11种癣菌和4种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主含挥发油,油中含柠檬烯、桉叶素、月桂烯、香桧烯、芳樟醇等。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 1.花椒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作用,花椒根液剂具有血栓形成活性,可用作血友病的止血剂。 花椒禁忌阴虚火旺者忌服。怀孕的妇女亦须谨慎食用。儿童慎用。 不可多食、久食,以避免耗气过甚。 不宜与款冬、栝楼、雌黄、附子、防风等一同使用。 花椒食用方法日常用量:3~6g,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花椒选方1、温中补虚、暖胃止痛:花椒、红糖各30g。将花椒先放在清水中泡1小时,花椒水倒入锅中,用大火煮10分钟,出锅时加入红糖即可。每日服用1次即可。 2、温中散寒:花椒、葱、生姜、益各适量,大米50克。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熬煮成粥。将葱、生姜、盐加入粥中,拌匀后稍煮一会儿,趣热撒入花椒即可。 3、清热凉血:花椒5g,鲜藕250g,将藕洗净,刮去外皮、切片,焯熟,捞入盘中,加盐、醋、砂糖拌匀。锅中加油烧热,下花椒炸至变色时捞出,将炸好的花椒油倒入盘中藕片上即可。 4、治胸中大寒、呕不能饮食、腹中寒:花椒、人参各6g,干姜12g,饴糖30g。将前3味中药用水煎煮,去查,取汁,再将饴糖放入药汁申,小火煎30分钟即可。分两次服用。 5、治脾虚湿阻型胃炎:花椒6g,乌梅9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每日3次。 花椒怎么吃花椒姜枣汤 材料:花椒5g,生姜2片,红枣10颗 做法:1、红枣洗净,与花椒、姜片一起放入1000ml水中,煮10~20分钟后熄火即可。 养身功效:对畏寒、胃虚有改善作用,对女性痛经、肠胃消化不良、肾虚耳鸣者也有不错的疗效。 花椒古籍摘要《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
花椒药用部位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的果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