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药物临床试验是确证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必不可少的步骤。进行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一个好的临床研究队伍不仅应包括医学、药学、药理学、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等专业人员,还应包括非医学专业的但富有经验的文档管理人员。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人员的作用,他们应当充分了解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过程和有关的法规、标准和原则。由于药物临床研究的方法、手段、目的的特殊性,例如,需要人类受试者的参与、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料和结果需要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等,药物临床研究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不同,需要满足更多的条条框框,遵循更多的原则。概括地讲,所有药物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下列三项基本原则: · 伦理道德原则; · 科学性原则; · GCP与现行法律法规。 近年来肿瘤药尤其是肺癌药的新药临床试验层出不穷,面对众多的临床药物试验,作为患者该如何选择呢? 1,临床研究的分期 I期临床试验(样本量10-100例)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为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期,又称为早期人体试验。I期临床试验包括耐受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一般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其目的是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进行治疗试验。 I 期临床试验一般从单剂量开始,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少量试验药物于少数(10〜100例)经过谨慎选择和筛选出的健康志愿者(对肿瘤药物而言通常为肿瘤病人),然后仔细监测药物的血液浓度、排泄性质和任何有益反应或不良作用,以评价药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通常要求志愿者在研究期间住院,每天对其进行24h的密切监护。随着对新药的安全性了解的增加,给药的剂量可逐渐提高,并可以多剂量给药。 II期临床试验(样本量100-300例)II期临床试验为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本期临床研究重点在于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应用安慰剂或已上市药物作为对照药物对新药的疗效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III期临床试验的给药剂量和方案;获得更多的药物安全性方面的资料。 III期临床试验(样本量300例左右)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本期试验的样本量要远大于比前两期试验,更多样本量有助于获取更丰富的药物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资料,对药物的益处/风险进行评估,为产品获批上市提供支撑。该期试验一般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化盲法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 RCT)。临床试验将对试验药物与安慰剂(不含活性物质)或已上市药品的有关参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应当具有可重复性。 III期临床试验的目标是: · 增加患者接触试验药物的机会,既要增加受试者的人数,还要增加受试者用药的时间; · 对不同的患者人群确定理想的用药剂量方案; · 评价试验药物在治疗目标适应症时的总体疗效和安全性。 该阶段是临床研究项目的最繁忙和任务最集中的部分。 IV期临床试验(样本量1000例以上)一种新药在获准上市后,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上市后的研究在国际上多数国家称为“ IV期临床试验”。 在上市后的IV期临床研究中,数以千计的经该药品治疗的病人的研究数据被收集并进行分析。在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因发生率太低而没有被发现的不良反应就可能被发现。这些数据将支持临床试验中巳得到的数据,可以使药厂让医生能够更好地和更可靠地认识到该药品对“普通人群” 的治疗受益-风险比。 正规的IV期临床试验是药品监管部门所要求的,其研究结果要求向药品监管部门报告。进行上市后研究的另一目的是进一步拓宽药品的适应症范围。在产品许可证中清楚地限定了药品的适应症,该药品也可能用于除此之外的其他适应症,但必须首先有临床试验的数据。例如,一种治疗关节炎疼痛的新药,可进行用其治疗运动损伤、背痛、普通疼痛等的临床试验来拓宽其适应症范围。如果这些试验表明在治疗这些病症时确实有效,那么就可以申请增加该药品的适应症。这种研究就拓宽了药品的使用范围,从而可以增加该药品潜在的市场和销售额。在有的国家将这种新适应症的临床研究也归为“ IV期临床试验” ,但也有国家将其称为“III期临床试验B” (Phase IIIB) , 那么相应的第一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就被称为“ III期临床试验A” (Phase IIIA)。 生物等效性试验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份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目前我国对同化学名的仿制品上市前提出了生物等效性试验要求,因此相对于原研药,仿制品的研究数据是缺失的。 总结:从临床研究分期来看,分期越靠后往往疗效越确切,安全性越高,不过往往4期的临床研究可能不是免费的,一般也无法获取。相对来说如果选择3期的临床研究疗效或安全性都很有保证。如果当前没有3期以此向前类推。 2、临床研究的内容 除了分期之外,建议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需要关注研究的内容,主要内容就是药物, 1、单臂的临床研究 往往药物是可靠的,且没有实验对照组;不像有对照组的研究患者可能被随机分到安慰剂组或者非本人期望的组。 2、多中心的注册研究 多中心的注册研究往往更为规范,所有的药物包括用药前的检查筛选,用药后的评估复查都是免费的,而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往往仅仅是“半免费”。是否是多中心的注册研究可以到国家食药监局网站临床研究注册登记平台查询。 3、新药的研究 如果是肿瘤患者,这里药物在国内不可及(无法购买或价格高昂),如PD-L1、如二代或三代ALK抑制剂,可以建议患者通过这些途径加入。 4、既有上市药物探索新的适应症或未知治疗领域的,这部分药物都已经有相关的部分证据得到证实。如埃克替尼用于术后辅助的治疗等等 3、推荐的靠谱临床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