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是贺兰山岩画,古代人在画这些鬼脸的时候应该很开心。 本篇写贺兰山,写完回过头来看比较散,散的像高中作文一样,想请语文老师批改一下。文中图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人拍摄。 下篇写登山中的风险管理,贼专业,希望能骗到几个金融行业的朋友加入登山活动。 来都来了,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公众号 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如果一座城市和自然没点什么联系,记载它的文章游记会失色不少。有两座城市我待得比较久,杭州和西雅图。说起杭州就是西湖,提到西雅图就是雷尼尔山。 西湖占据了市中心,道路拥堵,游人如织,每天都好像是祭湖大典。雷尼尔山矗立天际,不声不响出现在街道尽头或是汽车后视镜反光中。 西雅图市与雷尼尔山 距离不同,但这不重要。他们给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留下印记。文采飞扬的人可以洋洋洒洒的写一篇,脑袋空空的人也能说一句“这湖今天好美,这山今天好大” 想到光线照耀着上百英里以外的山脉,映入眼帘,会让一个人一天都心情愉快,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银川市在前些年似乎提过一句标语,“贺兰岿然,长河不息”。写得很好,很辩证,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 银川是和黄河,贺兰山联系在一起的。不过黄河实际离市区还有段距离,最常见黄河的地点是开车去机场的高速上。 大多数时候,黄河在浑浊的默默的流淌。冬天冰封后,晴朗天空下会呈现一种纯粹漂亮的蓝色。外地工作、家在银川的朋友们明年春节返乡可以在黄河大桥上看看。 兰州可能是一座和黄河关系紧密的多的城市,城市沿着黄河两岸的山谷铺开,历史悠久的铁桥横跨两岸。小到有点名不符实的黄河母亲雕塑就在岸边。黄河养育那么多孩子,还是这个离母亲最近,最孝顺。 兰州市与黄河 在宁夏,和黄河最近的城市也轮不到银川。黄河在中卫沙坡头淌过沙丘,而人们在吴忠黄河楼上眺望。 可怜银川的地产开发商少了个河景房的噱头。只能在市区的阅海旁边起高楼,聊以自慰了。 贺兰山就不同了,贺兰山是独属于银川市的。贺兰山下一马平川的川就是银川的川。从古代起,这座山就指代了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 贺兰山是反派堡垒 贺兰山在古诗词中并不是一个很正面的意向。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贺兰山作为屏障抵御了北方的寒流,收集了南方的云雨。山下是一块风水宝地。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然后去中原抢牛抢羊,杀人放火。从匈奴到党项,也算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了。 对于中原王朝,看到贺兰山,就是到了边疆,离敌人的堡垒不远了。 贺兰山下长城 by 新浪旅游 如果古代的将军给战役起名,可能免不了提到贺兰山。打得好就是“贺兰山大捷”,还在僵持就是“贺兰山绞肉机”,打败了要跑路就是“贺兰山大转进” 古诗词里,贺兰山一般就是坏人老巢。岳飞满江红里写: 踏破贺兰山缺 贺兰山都哭了,招你惹你了。 唐宋明各代的诗词里也多是: 贺兰山下阵如云 贺兰山前烽火满 唯一有个脑回路比较奇特的诗人,唐代韦蟾。(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比较膜)。他写了: 贺兰山下果园成 塞北江南旧有名 这首诗目前在贺兰山下的葡萄酒庄广为流传,倒也贴切。 第一次看到这句的时候,甚至怀疑他是游牧民族代言人。后来进行了一些不严谨的推测。王维(701-761年)那会儿正在闹安史之乱,边疆打仗一塌糊涂,所以写“贺兰山下阵如云”再正常不过。 到了韦蟾(?-873年)这时候,正是晚唐名主唐宣宗的时代,对外军事胜利,朔方重新回到怀抱。 他在送卢潘去当朔方节度使的路上写下这首。那一刻心中有一种爱国自豪涌出。曾经白骨累累的战场上果树已经长成了,塞北之地是否有一天也能像江南那样繁华安逸? 答案是不行,30多年以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休,繁茂的果树又都被砍倒。再过100多年,这里就是西夏的国都了,不知道党项人喜欢吃什么水果,又种下了什么果树。 烽火台遗址 by 新浪旅游 又再过一百年岳飞写下了满江红,他应该不在乎异族人的口味,他只想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果他收拾了旧山河,是不是江南西湖边的岳庙,在塞北也会有一座? 韦蟾在诗的后半写了这两句,看来他也感到,果园还会成为战场: 水木万家朱门暗 弓刀千队铁衣鸣 今天贺兰山自然是安定祥和,山上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山下的葡萄园美酒飘香。不过也没人写诗记载这些。今天的贺兰山,只是祖国内部一座小有名气的山,故乡的山。 贺兰山才不想知道你的破事儿 6岁那年我才意识到贺兰山,在一个整年都难得一见的清澈天气。放了学的我突然看到天边有一座墙。还傻乎乎的问小伙伴,那是啥?小伙伴瞪了我一眼,贺兰山你都不知道。脑袋空空的我只憋出一句“这山好近好大啊”。 贺兰山余脉在荒原上蔓延 12岁小学毕业,再也没有见过小伙伴,名字长相也忘记了。 春天的时候,有沙尘暴。夏天的时候,太干燥,尘土飞扬。冬天的时候尾气煤烟产生雾霾。所以秋雨过后的晴天是看到贺兰山最好的时机。 每次看到贺兰山,我都会感叹,贺兰山好大啊。 塞北的山和江南的山不同,江南的山上郁郁葱葱,青丝万缕,贺兰山只能夸一句聪明绝顶了。大山裸露着肌肉,雄壮粗糙的岩石从平原隆起。塞北的山应该就是这样的,大地造就骨骼和肌肉,风霜侵蚀出皮肤上的皱纹。 肌肉石头之山 后来我见过许许多多的山,贺兰山不是最漂亮,最险峻,最著名的,贺兰山是记忆最多的。 10岁的时候父母带我上山玩,从小我对爬山的态度就很认真。一路从不停歇,一直往前。直到身边再没有别人,这时候自己心里也害怕了,这里不会有狼吧。 另一边的父母更害怕,以为我走丢了,原计划轻松休闲的走走看看,变成了心急火燎的找儿子之旅。找到我后自然少不了一番教育,不过在我印象中一点也不严厉,只有关爱。到今天,一家人很久没有一起去登过贺兰山了。 18岁那年考了驾照,我开车载朋友们去贺兰山滑雪,强行挑战最高难度,从雪道上滚了下来,人没事,车钥匙不见了。 那天剩下的时间我都在雪里找钥匙,找不到,一车人就要流浪了。天黑之前,我总算找到了钥匙,朋友们也玩尽兴了。 只是拍了张照,没有擅闯保护区 20岁那年作为东道主带着几位浙江的室友来宁夏玩,在贺兰山中,我们也是豪情万丈,野性复苏,拍下一张裸衣合照。有这张照片在,我们就永远是苟富贵,勿相忘了。 (此处应有照片) 几位室友现在还时常联系,在杭州聚餐。有已经结婚的,马上结婚的,见了女方父母的,也还有“首先要有个对象的”。不知道等人到中年发福的时候,有没有机会再带着媳妇带着娃来贺兰山拍裸衣照。 和前任第一次约会也是在贺兰山,那天她穿了露趾凉鞋,我还带着她走荒郊野路。按照现在网上的讲法,我应该谢她不杀之恩了。下了山她就问我,是不是故意走这种崎岖小路想拉她手。其实在我心中,这也就是景区难度。后来,我在某次登山活动后,与她失去了联系。 22岁和沉默寡言的大伯堂弟一起从滚钟口下樱桃沟,冬天小溪结冰,我们溯冰而上,最终被一道落差数米的冰瀑拦住,每个人摔了几跤后乘兴而归。 也有一些苦闷的时候,独自开车进山,登顶远望深呼吸。吸进冷空气,呼出坏情绪。贺兰山可能是一种大型情绪稳定器,因为他根本不在乎你。 没什么事是风薅不掉的 岩羊在贺兰山上跑,滩羊在高压锅里炖 今年春节初四又约了朋友去登贺兰山。很久没联系的,不时联系的。小学的铁兄弟,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以后认识的朋友,约吃饭是不可能坐到一桌的,因为都想去贺兰山上吹吹风,聚在一起。 大家都比小时候厉害多了,有车技了得的活地图,有无人机航拍的摄影师,有秀恩爱的小夫妻,还有冲顶队员。一行7人,也是远超我预料了,没想到大冷天愿意到户外活动,不想走亲访友吃吃喝喝的人还不少。 贺兰山主要有两个风景区,苏峪口与滚钟口。苏峪口更为险峻,风景更好,但是冬天只有滑雪场(我丢车钥匙的地方)开放。滚钟口规模略小,但更适合远眺银川平原。这次我们去的是滚钟口。 说好早上7:30一起吃拉面,8:00出发。事到临头都是,“昨晚没睡好,这会儿才起床”。不愧是当代年轻人。只有我和朋友两个人早起到了拉面馆。没想到面馆老板也是“昨晚没睡好,这会儿才起床”——拉面馆还没开门呐。 便利店买了包仙贝,买了包麦咪就上路了。银川市区往贺兰山的道路是特别的漂亮。在乱石与荒地上开出一条笔直的马路,两边种着各种树木,路的尽头就是山。夏天在山上能看到这条绿色巨龙在黄色的荒原中从山脚向远方延伸。 路的尽头就是贺兰山 ![]() 到了山下,道路将山与平原切割出清晰的界限 ![]() 路边漂亮的白杨 到了山脚,我们决定先去爬小白塔,大概一个小时就上去了,然而个别疏于锻炼的同学已经气喘吁吁。我们对小白塔上“到此一游”和“某某永远喜欢某某某”的丑陋字迹批判一番后,拿出了无人机,摆拍一番,非常满意。 ![]() 傻傻看着无人机的我们 小白塔只是拉练,接下来正赛是笔架峰。其实也没什么难度,大部分台阶路很好走,两个小时就上来了。顶峰一小段,别的朋友觉得有点危险就没上,我也是第一次登上来。朋友们在下面围观,是比一个人登顶快乐多了。 ![]() 我在上面拍他们 ![]() 无人机在上面拍我 by 摄影大师 ![]() 初四能见度不是特别好,没看见银川市 路上看见了岩羊的尸骸,估计是狼啃的,不禁感叹,现在自然环境保护的真好,好在我们人多势众,也不怕。路上倒是又遇见几只活的岩羊,很是矫健,也不怕人。自顾自地走。 ![]() 应该是被狼啃过的岩羊尸骸 ![]() 下山路上看见了活的岩羊 by 小夫妻 下山以后,去著名餐厅山上人家吃饭。山上人家以前真的在山上,后来可能因为保护贺兰山生态环境搬到了山下,名字没变,味道也还是不错,特别是羊肉。 岩羊在贺兰山的峭壁上雨淋日晒,虫叮狼咬,来去如风,视人如无物。滩羊在贺兰山下饱食终日,无忧无虑,肉质鲜美,不膻不腻。 是岩羊幸福还是滩羊幸福?都不是,登完山回家吃炖肉的人最幸福。 田园将芜胡不归,贺兰山下果园成。百年后不知道又是怎样,多爬爬山,吃吃肉,体验这里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