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府的族谱有假吗?

 梦想童年594 2019-04-13

有学者曾考察滇南彝族“改孔姓”现象,其本为彝族,遵循的是父子连名制,明代始赐汉姓。石屏县孔氏,以孔子为始祖,以孔厚为始迁祖,孔厚本为山东人,由南京入普安州为官,后隐居其地。元阳县孔姓则以孔闻电为始迁祖,但是2007年修正之后的始迁祖名字,在此之前为“孔文电”,而“闻”与“文”均为孔氏字辈,前者为62代,后者为97代,“孔闻电”很可能是为了迎合而更改的字辈。

再来说孔氏,当然并非孔子一派。孔子后裔向有“内孔”与“外孔”(或“伪孔”)之分。

“内孔”即孔子后裔,“外孔”指孔子之外的孔氏后裔外孔一支重要来源是五代时期孔府庙户孔末的后代,孔末本姓刘,因进孔府当差而改为孔姓,系仆随主姓。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很常见,即仆人跟随主人改姓。

但孔府的改姓在历史上发生一件大事,仆人差一点灭掉了主人。所以因孔末之乱之故,内孔与孔末后裔世为仇敌。

内孔亦有区分,居住在曲阜及附近的有“二十派、六十户”之分,而曲阜以外的则称“流寓户”,如第三十五代孔贤居于河南宁陵而称宁陵派,四十一代孔昌弼避乱岭南而称岭南派,据统计,孔子后裔几乎在全国都有分布。

孔府的族谱包括很多,除“二十派、六十户”之外,还有“流寓户”,流寓在外的孔子后裔很难考证,常常发生利用漏洞伪冒孔子后裔的情况。

参考文献:

彭秀祝:《从边缘参与主流—— 滇南孔姓彝族姓名符号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