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习指北针 | 神经内科

 一元堂中医张 2019-04-13

第一部分  初识神经内科

        提起神经病学,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啊好难啊,那个脑干解剖我背了好多遍也记不住,各种综合征听得我头都大了!

        诚然,神经病学知识复杂难记、病种繁多,但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章流程,从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定位诊断“MIDNIGHTS”原则,神经内科医生纵有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种招式,也是在自己的武功框架内尽情施展。

        在神经内科的实习期间,并不是想让大家记住多少种复杂的疾病名称,而是希望能基本掌握神内的一些“套路”,熟悉一些常见病或急重症如脑梗死、癫痫、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学习一种复杂疾病、读一篇临床指南、听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二部分  神经内科疾病谱

        神经内科疾病谱种类繁多,目前已有至少六百种疾病被人类所认识。大家在两周的实习期内,可以加入1-2个亚专业组学习,初步了解一到两大类疾病。希望大家在实习开始前能对各亚专业组的基础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避免跟查房时一头雾水。

表1.神经内科疾病谱

第三部分  临床思维目标

        神经系统疾病讲究“定向、定位、定性”诊断,简单六个字,往往需要神经科医生数十载的修炼。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临床场景供参考:

基础目标

1.  急性卒中的临床识别(如突发偏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可首先考虑,你还能想到什么redflag sign?);

2.  双下肢无力的定位、定性诊断;

3.  单侧眼睑下垂的定位、定性诊断。

进阶目标

1.  急性脑梗死的定位(解剖定位 责任血管)、临床分型、诊疗计划

[举例]  老年男性,突发头晕 左侧面部、右侧肢体麻木,既往高血压、吸烟;考虑解剖定位?责任血管?进一步检查?临床分型?治疗方案?二级预防方案?

(可追溯病房新入院病人,回答上述问题,并根据主治医师的分析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案);

2.  急性四肢对称性无力 面瘫的定位诊断(可从中枢-周围-神经肌肉接头-肌肉考虑)、进一步检查、定性诊断、临床分型、治疗方案;

3.  进行性运动徐缓 震颤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用药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知识目标

基础目标

【基本技能】

1.  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神经病学》第一章,是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的基石,强烈建议神内实习前再复习一遍);

2.  头颅MRI常见序列的区分及临床应用,如T1、T2、FLAIR、DWI、SWI、MRS、MRA、PWI、DTI、T1增强等(例如何区分T1相和FLAIR);

3.  头颅MRI中主要解剖结构的识别,如延髓、脑桥、中脑的区分,各脑叶的区分等;

4.  颅脑血管解剖及头颈CTA/MRA、DSA影像的判读。

【疾病相关】

1.  脑梗死的急性期诊疗原则、临床分型及二级预防方案;

2.  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原则;

3.  阿尔兹海默病的认识评估量表及临床用药;

4.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5.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型,治疗原则;

6.  重症肌无力的典型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治疗原则及危象的处理;

7.  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及临床用药。

进阶目标

【基本技能】

1.  脑干解剖(是的我知道很难!可以尝试从主要核团、传导束入手,再到横断面解剖,结合脑干综合征记忆);

2.  脑干综合征,包括但不限于:Wallenberg、Dejerine、Millard-Gubler、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

3.  失语的主要临床类型及定位;

4.  脊髓血管解剖及脊髓血管成像的判读;

5.  神经肌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疾病相关】

1.  脑梗死的非常见病因及二级预防方案:颅内外血管夹层、卵圆孔未闭、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

2.  癫痫的临床分型及临床用药;

3.  视神经脊髓炎的核心症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4.  免疫介导神经肌病的临床表现、常见抗体、治疗原则;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常见类型及MRI、PET、基因诊断。

第五部分  技能目标

知识准备

1.  神经科查体规范(《神经病学》第一、二章);

2.  神经科常用评分的操作方式及评估要点:GCS评分,NIHSS评分;

3.  腰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流程

     注意细节:脑脊液压力的正常范围(如果测压管漏液,如何粗略估计压力?)

     明确脑脊液标本的送检顺序(比如第一管不送检脑脊液常规)及不同送检项目对标本量的要求;

4.  神经科的脑脊液主要送检项目及临床意义(如寡克隆带、自免脑抗体、髓鞘相关蛋白等);

5.  肌肉活检和神经活检的适应证及操作流程;

6.  肌电图的主要原理及临床应用;

7.  脑电图的主要原理及临床应用;

基础操作

1.  在带教的指导下,观摩一次并独立完成一次全套神经科体格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意识状态、基本认知功能、颅神经、肌张力、肌力、腱反射、病理征、感觉、共济、步态等;

2.  完成一次基本的认知量表评估,至少包括MMSE和MoCA;

3.  完成一次GCS评分和NIHSS评分;

4.  观摩两次腰穿,并至少成功地完成一次腰穿。

进阶操作

1.  观摩一次肌肉活检或神经活检,初步了解活检后的处理流程,如果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肌肉/神经病理;

2.  观摩一次肌电图操作,尝试不看结论,解读三份肌电图报告;

3.  观摩一次脑电图操作或视频脑电图,尝试不看结论只看波形,解读三份脑电图报告。

第六部分  医患沟通

基础场景

1.  入院时的病史询问(《神经病学》第二章)

2.  脑卒中患者的出院宣教,包括但不限于: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服用及监测,血脂、血压、血糖的目标范围,生活方式的改善等。

进阶场景

1.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出院宣教,包括但不限于: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的服用方式及监测指标,生活方式的改善等;

2.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人文关怀。

第七部分  学习资源

1.  《神经病学》(第三版)—黄皮书

2.  《实用神经病学》

3.  《Neurology》杂志中clinical reasoning栏目的文章

4.  每周五的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的英文病例解析——case of month

5.  实用的基础知识讲座: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神采飞扬学术季——每两周的周三晚上,门诊12楼会议室,在线同步直播 回放

6.  大开脑洞的病例分享:神经科的那些事,章悦的公众号


喜欢的话就给医鳞打个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