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千年不厌倦之二《太极图说通书浅读.后记》

 玉人 2019-04-14

     农历五月初五,是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濂溪先生的诞辰纪念日。今年是濂溪先生诞辰一千零二周年纪念。

    为了纪念周濂溪先生,传播其思想,让更多的人明白其宇宙观、哲学观,作者曾为纪念濂溪先生诞辰一千周年出版了《太极图说通书浅读》,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张京华先生为书作序。

     在濂溪先生诞辰纪念即将迎来1002周年之际,陆续在此公众号发表《太极图说通书浅读》,意在得到更多朋友的指点帮助。敬请各位贤士高人不吝赐教!谢谢!

     《太极图说通书浅读》之二《后记》

后  记

    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初讳敦实,字茂叔,后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周子与其学生程颢、程颐及邵雍、张载并称为“北宋五子”。

    周子留下的哲学著作和文章不多,传世之字仅六千有余,却以《太极图说》和《通书》奠定了他在理学中的崇高地位。周子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儒、释、道三家思想矛盾激烈,而周子对于《道德经》和道家的“无极”“太极”,《周易》的“阴阳五行”,《中庸》的“诚”,佛教中的“静”等思想进行熔铸改造,融合三教精华,以充实完善发展儒学。站在历史发展的思辨高度,从哲学的角度,对宇宙生成、万物生长,以及建立符合封建统治的人伦道德标准和安邦治国之策等,做出了言简义丰的概括。提出了两个论断、十个观点的系统命题。

    两个论断:

   一是以“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推演宇宙物质演化运动的宇宙生成论。赋予“无极”“太极”以哲学概念和“诚”与“实”的本质内核,把古老的、分立而论的阴阳、五行等观念贯通成为一个完整的链条,成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思维模式。

    二是将《中庸》中“诚”的概念升华为宇宙本原和人性本原,对《周易》进行全新的诠释,从而以“诚”为核心构建起沟通“人道”与“天道”的儒家本原论。

    十个观点是:

   第一,“阳变阴合”“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动静观。阐明了表象与本质的内在关联,精神和物质的对立统一。

   第二,“无欲主静立人极”的人伦观。是周子告诉世人,静心寡欲,方能不被眼前小利迷惑,以洞察人间事物本质,摈弃私欲才可公平公正地待人处事,以成就理想大业。

   第三,“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道德观。赋予仁义礼智信“诚”的核心价值,“诚”至此作为五常之灵魂源流千年。

    第四,“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的富贵观。亦是周子一生践行的信条。充满正义道德之人,虽位卑仍为贵;巧言令色之人,权重终会以贱归;住无豪宅食无山珍,静心安为寻正道,亦为富有。

    第五,“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的生死观。周子认为考察万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探究万物之终,故知其所以死,人类的生生死死是极其自然的客观规律。

    第六,文以载道的文学(学术)观。点明了“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关键是文不载道,空为华丽作嫁衣。周子之言存世甚少,而能流传千古,其谜底是文载道也。

    第七,“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的艺术观。周子认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制作音乐,是为了抒发其内心正能量的感受,让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歌词感天动地,融合天地之元气和人之精气神,形成平和安宁的气场。

    第八,“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的教育观。在周子的教育观中,师道尊严的首要问题是“师道立”。师道不立,无以教学。他提示后人,求学必须虔诚,教育切忌汩乱,引导要有善方。濂溪思想里的教育是与“朝廷正”“天下治”息息相关的。

     第九,“中正仁义”“圣德修而万民化”的政教观。在周濂溪心目中理想的国泰民安序列是“圣德修—-中正仁义—-万民化”。

     第十,“以政养万民,肃之以刑”引导人们对德政与法治思考的法治观。周子一生从政数十年,基本在司法岗位上工作,他深深懂得良政养良民,刑法治邪恶的道理,对德政与法治的思考颇深。周子哲学思想中的概念,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中正、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是理学的基本概念,也是后世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的主题,理学思想发展完善延绵不绝亦在于此。

   作者(图左一)参加2016年6月道县“濂溪书院”奠基

    清贺瑞麟曾在《周子全集序》中说:“孔孟而后,千有余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后世无异词焉。”周子“上承洙泗,下启洛闽,绵圣传于不坠,振道统于中兴”。

     穿越千年,濂溪思想与当今的社会要求,治国理政的理念有多个契合点。探究湖湘文化之源,深感周子当之无愧!

     2015年5月,“湖湘文化十杰”评选活动,影响及于海内外,经过一个多月网友投票与专家评审,截止到6月15日,参与投票的网友超过670万人次,周濂溪得票高达49.5万人次,居十杰之首。专家评说:濂溪先生是儒家理学派开山鼻祖,继承孔孟学说,引领儒家经传之学向理学转变,奠定了程朱理学形成的基础,其思想是湖湘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湖湘学派的理论来源。

    笔者自2012年始读濂溪先生著作,因古文功底缺乏,读起来非常吃力。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字典中寻,从网络上搜,对比古今用词之别;大量阅读哲学经典著作,以及有关北宋的图书资料,从中体认濂溪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理解其著述缘由;大量阅读研究濂溪思想的图书资料,从中收获感悟,得到启发;反反复复阅读原文,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深意;追踪濂溪足迹,感受周子千年前工作之地所存留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气息。

    书稿写作于小孙女一岁到两岁的成长时期,一边是天真无邪的婴儿,一边是至诚至精的周子哲学著作,两者均以“诚”在启发我的思路,放飞我的思绪。然而,以一己今日之肤浅,仍难解周子理论深奥之万一。正如我难以理解小孙女发出“啊啊”之声一样,要理清周子原义,必须下苦功去琢磨分析,去细细品味学习。书名为浅读,其意有二,一是将几年来学习《太极图说》《通书》的心得笔记整理出来,用现代语言表达自己的浅显理解,以求得更多的指点帮助;二是学习理解周子深奥之哲学思想还不够到位,书稿为赶千年诚祭,推敲磨砺不够,确属肤浅,以此真诚祈求诸位贤士高人不吝赐教!

     在读周子书、学濂溪思想的过程中得到了张京华、王立新等先生的指点帮助。2016年5月,写出“《通书》浅读”前两章的样稿后,我通过邮件发给张京华教授,请予审阅指教,以确定这种写法是否可行。张教授给予肯定,并将该稿刊发在《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通讯》第十七期上,后来又提供了宋版《元公周先生濂溪集》的部分书影使书稿形式更为活泼。如此鼓励,是我能够坚持写完《〈太极图说〉〈通书〉浅读》的动力。初稿出来后,梁绍辉先生、张京华先生、刘勇会先生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审阅,并提出了修改意见。2017年春节假期后,中共道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研究濂溪思想的专家参加的改稿座谈会。与会人员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座谈会后有的还通过邮件传来详细修改意见,特别是胡正耀老先生,以92岁高龄,不辞辛劳,精心为本书初稿修正。出版社的排版稿出来后,杨金砖教授等给予了审稿修改。在本书写作之前,积累资料之时,时任永州市政协主席的唐定先生,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全力支持;中共道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书稿资料收集和出版给予了人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永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刘翼平,道县谢佳玲、唐丽华等陪同我沿着濂溪足迹考察学习,所到之地的政协及相关部门给予了热情接待,并无私地提供了资料和情况介绍。在此,一并深表谢忱!要感谢的人很多,难免挂一漏万,还望诸君海涵。

                                                2017 年 4 月 6 日于冷水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