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唐诗、宋词等都代表了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不仅承载文化传统,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而且具有深邃意境,蕴含丰富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因而一直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欲言中文之精妙,信手拈来一首清代才女吴绛雪所作的回文诗《四时山水诗》,每一句拆开后分别为一季的诗,回环叠咏,耐人回味↓↓ 《四时山水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还将一首英文诗,被译成文艺版、诗经版、离骚版等众多版本,不一而足,引得围观者赞叹不已,见识下汉语如何一字一刺将简洁美、构句美、声韵美体现到淋漓尽致↓↓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because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普通版』 你说你爱雨,但是下雨时,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爱阳光,但当阳光播撒时,你却躲在阴凉之地。 你说你爱风,但清风扑面时,你却关上了窗。 我怕你对我也是如此之爱。 『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诗经版』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离骚版』 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吾兮吾心噬。 古诗词虽美,但是需要发现它的眼睛!如今的课堂,为了应试,很多孩子只是背诵诗句,却不知所以然! 我们是否要明确一件事:教孩子古诗词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小升初考试?还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对学习的兴趣? 在庹庹老师看来,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是分阶段性的。 无疑,对于五六年级孩子来说,古诗词的学习早在之前的学习中绝大部分已经学过,这时的学习是为了巩固提高,主要为小升初的考试服务。 那对于适龄的学前儿童,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古诗词就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对学习的兴趣。 如何让孩子更加容易,更加有趣的学习古诗词? 古诗词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的。这样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必然要知其然,用心去感知,去体会,去发现,方能品出其中之味。 更重要的,是用古典诗词,为孩子铺展人生的底蕴,涵养孩子的温雅气质,把传统文化的钥匙交到孩子手上。 教孩子古诗词,希望他能在春去秋来、日升月沉、风吹雨打、花开叶落、人生起伏中,都能保留一颗诗心,寻得一方精神乐土。 不少家长想培养出《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那样的孩子,只不过因为理解上的难度,再加上学习方法的单调无趣,让很多孩子对古诗词望而生畏。 同时,K12语文教材必背古诗文已经增加到208篇,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体量。 语文课标 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教学的要求: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其中一至六年级推荐背诵古诗75首,七至九年级推荐背诵古诗词40首。 一二年级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四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五六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七到九年级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等文学样式”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诗词考点 在我国目前语文学科的中考、高考中,古代诗词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考试大纲中,对于古诗词的考察,包含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要求。 识记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理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实际运用 从眼前的实用性来看,教孩子学习古诗词除了应付考试,似乎看不出有太多的用处。但是实际上,教孩子学习古诗词,至少在四个方面“有用”。 审美教育 人类除了物质需求,在精神需求上最主要的追求是真、善、美。而古诗词就是将真、善、美融为一体,而又以“美”为最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其中的节奏美和意境美,颇能提升孩子对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思维能力 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唤起联想,发展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即使一些诗词中含有部分消极因素,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正可借以训练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人格教育 诵读欣赏古诗词,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人文情怀和人格修养。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通过古诗词能感染激发孩子的心灵,其效果比思想政治课要强许多。 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男儿须读五车书”这样的励志诗,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 读杜甫、罗隐、陆游、文天祥等人的爱国诗,很少有不被感染的。读孟郊的孝亲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都会流下热泪。 读白居易《观刈麦》,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会对古代这些关爱人民的官员发自肺腑地敬佩。 气质和修养的提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古诗词能提升孩子的气质和修养。 语言能力的提升 古诗词语言凝练,是汉语浓缩的精华,又没有古文那么难读,常读古诗词,其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