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上交学子理科学习分享(一)

 applen7ddo8jmz 2019-04-14



                  理科学习经验分享(三)——心态调节


 一、心态的调节


第一点:考试前一定不要相信运气之类的成分。运气,略略有一点迷信的色彩。不要考差了就安慰自己我是在攒人品,而应客观地分析原因。意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是在高三意识到的这一点的,大有裨益。

我们考试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比如考试的状态,难免会造成波动。例如神经的兴奋度,考场的专注度。但我们一定不要去放大这种影响。考试完后总结自己是因为考试状态不好,所以导致自己考得很烂,其实是一种逃避的方式,这是我非常不赞同的,我最不建议的就是考完后总结时,过度关注考试状态,关键应该是去找问题。即使是没睡好,那也是焦虑的问题,那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高考不仅考察我们对高中知识的掌握,还会考核心理调节能力、抗压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一直很欣赏必刷题扉页上的一句话“高考考察的是你这个人”比如一些同学经常超水平发挥,一些同学却时常紧张过度发挥失常。这是不同人的不同的抗压能力的体现,至少在总结的时候。我们要抱着找出问题的这种心态,来看待每一次考试和练习。

如果太关注那些运气的方面和不可控的因素上,这样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心态失衡,会太过于追求外界环境的完美。关于这点我是深有体会,我曾经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状态不好,或者考前没睡好等各种外界原因,是比较逃避的,我个人觉得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比较懦弱的方式。我觉得我们应该直面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去想办法用各种外界的理由去搪塞,因为不管考得好和坏,问题始终在哪里。关键是看我们是不是要去解决。

第二点:我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跟我一样,有时会考前失眠。我以前也是考前会比较焦虑,就会出现考前失眠。其实失眠真的不那么影响考试。高二有一次考试前我只睡了两个小时,第二天也是考得挺好的,因为在考试那种情况下,人的大脑处于兴奋活跃状态,一定是在那个短期内可以把自己的精神聚焦起来去完成两个小时的答题过程的。实在不行可以喝少量咖啡,不过我未曾尝试过效果如何,是班主任和同学推荐的。

我高考时,第一天睡眠比较糟糕,只睡了四个小时,但其实考得还可以的,第二天睡得要好些,反而有点发挥失常。由此可见,睡眠对考试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影响,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如果有人跟我有一样的问题,太过于看重睡眠的话,大可放轻松点,相信自己,如果想考好,就要不断的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三点:心理暗示很重要。这真的很神奇。就算真的没睡好,第二天见到同学的时候,我们要跟同学说我们睡得很好,我的精力很充沛,我已经对后面的考试已经做好准备了,这样在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下才能扭转比较坏的局面。我高考时,即便第一天没睡好,但是第二天我是非常信心满满的走进考场的,我告诉大家我休息的很好,这种就是非常好的心理暗示。

这点其实不是我说的,是我们班主任徐老师告诉我们的。她也讲了多实例来告诉我们包括平时学习中也不能被负面情绪包围,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那样才有动力去做一些事情。高三本来是比较压抑的,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下,人很容易会觉得很难受,这就需要自己去暗示自己,而不是等待别人去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讲一个跟自己经历有关的心态调节

我学完竞赛完后回到学校,我第一次考试是考了年级前五名,接下来的考试却越考越差,越考越烂。到一诊的时候,我考前生病发烧了,就休了一周的时间,一诊考了成都市一千多名,真的是感觉很难受、失望、颓废,这与我零诊成都市八十几名差距太大。

接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在这个时期内没有及时调节自己,等了很久才回复过来。从一诊考度失利到我下次的考试考好,已经过了三个月,也就是从一诊之后的三次考试,我都是很失败的。

考试失败后,我太过于专注结果,太在意表格上的成绩。但后来我发现考前失败也有好的一面,毕竟不是高考。我安慰自己领军计划没什么希望了,走高考这条路的话,考前的各种诊断性考试都是在诊断我们自己的问题在哪。即便成绩有时比较低,心情也很低落,但转念一想,我在考前比别人找到了更多的问题,这样不是挺好的吗,我下次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问题。有时我甚至反问自己:就算最终不济,又能怎样?只要努力不辜负自己就好 

这样一想,我后来就感觉越来越好。每次在不断发现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我后来也没那么关注结果了。我高三就变成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锤炼品质,提高逆商的一个过程。想通了这点,我的心态平和不少。经过高三的考验,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变得成熟一点。

后来的高考前的几次考试,二诊我是全成都市一百四十名,到三诊我是全市八十多名,高考我是全省八十名,不断进步。这与我心态调整不无联系。

我给大家说一个很有用的经验:我当时是走读生。周日我会回学校学习,我一个人在B班学习就像在考场一样,模拟高考的那种封闭的环境做卷子,高效又专注,我觉得效果是很好的。我的转变就是从我一个人周末到学校学习开始的。这是一个偶然时间,主因是我们小区在施工,我就申请周末到学校学习、练习套卷。后来发现,这样的学习,对于提升考试状态真的有用。因为高三每天都有考试,经过这样的练习,我对于题目的熟悉度,精神状态的专注度,学习的欲望,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题目的兴奋度都挺高的。

当然,有的同学自控力特别强,即使在家里,也能完全不看闲书,不会上网,非常专心的学习。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能完美的做到这一点。我高三没用智能手机,在学校学习,排除了网络干扰,有点闭关学习的快感,在孤独中享受实力的不断提升。

二、生活其他方面

1、体育

身体是重中之重。高三有的时候有些人体锻不下楼去,抓紧一切时间多刷题,但长远来看,这并不明智。长期这样下去,学习效率很有可能变低。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多做体育运动,能分泌更多多巴胺,让大脑思维更加活跃。

说一下我的经历。我高二时决定每天晚上在操场上跑步一千五百米。这是一个看上去简单,但坚持下来很不容易的事。说实话,上完一天的课后真的是比较累了,就不太想坚持。但每天坚持体锻是真的带给我好处的。

首先,坚持体锻的确让我的体育能力提高了很多。我本身体育比较好,曾经连续三年打破了学校校纪录的。我很喜欢跑步,很喜欢打篮球,周末每次放学后我也要打一会球,我觉得那是一种很合理的放松,比上网和看小说,真的好很多。运动后出汗的方式会让全身心释放,放松。同时,也是一种卸下身上包袱的方式。

其次,每天跑步后会发现精力有所提升。有时候睡不了那么多,但是你会发现你反而明显会比以前不锻炼时的精力好一些。

我是每天晚自习后都跑步,回寝室再学习。一个人不可能一直让大脑飞速运转,不停思考问题,我在跑步的时候,真的是处于一个很放松的状态,就只是单纯的迈开每一步向前跑,每天有这种调节过程,我会觉得精力更充沛。 

这种习惯,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别的每天练字等方式,其实是一种相当于是对我们平时生活的一种补充。我们高三时每天面临很大的压力,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很多事情。很有挫败感。但是如果每天坚持一件事情,坚持跑步,或者坚持练字,坚持睡前摘抄一点名人名言,坚持每天早上背英语短语、坚持每天写日记,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这种坚持是能给你力量的,慢慢就会建立一种成就感,坚持下来就是成功。当你觉得很多事情都很失败或者不顺利时,你发现自己还坚持了跑步、坚持了练字或是坚持了背英语、坚持了写日记,能做成这样一些小事情也挺有成就感的。这种经历会让你把这种信心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自己的学习之中,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打败很多困难。帮助我们打败很多学习上的挫折。

2、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我高一时参加了很多,参加了模联,又参加了英语剧(还是主演)。说实话很风光,但其实真的挺耽误学习的。中午排练,下午上课容易犯困,效率很低。还有一点:过多的课外活动,可能会让人难以静下心来。

不过这个就看不同人的想法了,因为有些同学比较想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还是可以去多参加一点。但是如果目标是在成绩上有所突破,去的话就要把握一个度,分清主次。

我的分享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