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广东人是南蛮的看过来,让我狠狠打你脸!!客家话VS古音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4-14

最近在头条看得最多的话题是:粤语、客家话、闽南话是古音吗?各种回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观点不一,而评论区则多数一边倒各种嘲笑与讽刺。说什么“难道秦始皇说粤语,不说陕西话?衣冠南渡,南迁后融入南蛮还是汉人?中国人去了非洲还可能保留中国文化不被同化?”因此来否定广东方言是保留最多古音因素的这一观点,而直接将广东定为南蛮聚居之地。

今天我就客家话举几例证明一下,客家话是古音的继承者之一,推而及之,广东其他方言亦是继承者这一观点。

首先,关于声母。普通话中,声母23个;而客家话最少有25个,除了zcs与zhchsh的发音不同之外,其余共同的声母发音都一样,一般客家话将zhchsh发zcs音,不翘舌,而zcs则一律发成浊音,比如死与屎的区别。据研究,北宋时期的韵书《广韵》记录有声类(简单理解可以等同于声母)40个,其中疑母音韵学家拟音ŋ,此声母在粤语、客家话中存在,比如牛、我、鸭、崖等字皆是该声母。当然其他方言中也有保留该声母的,比如《武林外传》佟湘玉说的汉中方言,特色就是那个“额”,我字发ŋe音,这是典型的对古音的继承。只不过方言之间对韵母的继承有误差而已,同样是我字,客家话读ŋo四声声调,粤语读ŋo三声声调,根据王力先生对《广韵》的拟音则是ŋɑ。另外一个就是泥娘母,其同声母的有二、年、奴等。以上两声母在普通话、大部分北方方言中是不存在的,客家话都完好地继承了下来。

说广东人是南蛮的看过来,让我狠狠打你脸!!客家话VS古音

第二,关于韵母。《广韵》有韵部200余个,普通话不过区区39个,相差甚远。客家话中韵母比普通话或者北方方言多得多。简单地举个例子,在普通话中an韵在客家话中可以分出按an、on、am三个韵母。比如三字即是sam,与《广韵》拟音完美契合,而山字则发shan,与普通话无异,可见这是最有可能是继承于古音。

第三,用词习惯更接近文言。

箸=筷子

食=吃

着衫=穿衣服

行=走

归=回

歇=休息、过夜留宿(走亲戚,主人欲留:“今晚夜别走了,歇一夜,明日再归。”)

等等,不胜枚举!

第四,入声的保留。就举粤语经常被攻击的一句话“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其中各、国、的就是入声的,用客家话读就是

“gok、go、get、ga、yiu、gok、go、get、ga、diek、get、go”

如何不清晰,怎么会是母鸡下蛋。粤语读作

“gok、go、gwok、ga、yau、gok、go、gwok、ga、dit、gwok、go”

也是读音分明,说是母鸡下蛋不过是不懂入声魅力而已如此也不可能懂得古音的魅力,以下是《广韵拟音》

“gak、ga、guek、ga、yieu、gak、ga、guek、ga、diek、guek、ga”

该有的入声一个不落,只是音变的方向不同而已。

说广东人是南蛮的看过来,让我狠狠打你脸!!客家话VS古音

以上足以证明,广东众方言继承于古音,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音变,比如平、名、鲸等,在《广韵》中都是ang韵,分别读piang、miang、jiang,音变在现代也是有证据的,“地面平不平?”这里都会发piang音,但用作人名等其他地方会受到普通话影响而读作ping,持续受到普通话影响,以后ang韵必然脱落成ing韵,所以这很好解释为甚么官话区接近于普通话,盖是自元以来受京城影响大于广东,广东偏远烟瘴之地,故能自成一家。

说广东人是南蛮的看过来,让我狠狠打你脸!!客家话VS古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