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州温岭的黄菊芬向温都新闻热线88868886来电称,希望能帮忙找到那位曾经帮助过她们的好心温商,向他道声“谢谢”。 事情要从30年前说起,当时黄菊芬姐妹三人在开往河南驻马店的长途汽车上捡到一只沉甸甸的密码箱,随后交还给失主。这位失主就是那名温州商人,他主动介绍姐妹三人学习炸鸡手艺。现在她们生活富裕了,想找到当年那位温商道声“谢谢”。 拾金不昧 30年前外出途中,捡到一只密码箱 三人反复叮咛司机,务必交还失主 “那位温州商人和我们一样,也是到驻马店的。”黄菊芬说。 1989年的一天,黄菊芬和两个妹妹黄菊莲、黄菊萍乘坐长途汽车,从湖北枣阳前往河南驻马店,寻找商机。 当时姐妹三人是分开坐的,那位温商就坐在黄菊萍前面的位置。“他看上去就像南方人,聊天中知道他是温州乐清芙蓉人,在驻马店做服装生意。” 汽车在途中一服务站停了下来。“当时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规范。”黄菊芬说,到服务站后,车上的乘客都下了车,行李大多都放在车上,不会随身携带。因为车上经常有乘客上上下下,如果不是同行熟知的朋友或家人,休息后重新上车,根本不会关心车上少了谁或多了谁。 过了几个小时,汽车抵达了驻马店,乘客先后下了车。眼尖的黄菊萍发现在她前面位置上遗落了一只黑色的四方形密码箱,但箱子的主人却不知所踪。黄菊芬拎了拎箱子,感觉沉甸甸的,心想密码箱内肯定是些贵重的东西。姐妹三人猜测,箱子应该是坐在黄菊萍前面的温州商人的。“和他聊天时,我看到过他脚边有个箱子。”黄菊莲说,起先她们打算在车站等,亲手把箱子交给这位温州商人。但出于多方面考虑,姐妹三人决定将密码箱交给汽车驾驶员。在描述失主大致特征后,姐妹三人还特意反复叮嘱,务必要将这个重要的密码箱交到对方手里。 “虽然当时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父母一直告诫我们,坚决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黄菊芬说,箱子里的东西应该很贵重,占为己有短时间内她们兴许会很高兴,但这样会给失主会造成痛苦。 授人以渔 一次偶遇认出彼此,婉拒对方酬谢 温州商人为表感恩,介绍独门手艺 不久,黄菊芬便离开驻马店,独自去往江苏徐州,黄菊莲和黄菊萍仍留在驻马店工作。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想要和家里通上话,大多得跑邮电局打电话。“说来也巧,那天我刚给在徐州的姐姐打完电话出来,他正好走进邮电局,我们一眼就认出了彼此。”黄菊萍口中说的“他”正是那位温商。 这位温商告诉黄菊萍,那天下车后,他去了服务区的厕所,等他出来就发现汽车开走了,他赶紧雇车追了过去,可等他赶到车站时,已经是2个小时后了。当时他非常着急,因为密码箱里装着很多现金,还有支票等,一旦丢失对他以及公司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再次见面,他显得有点激动,说一定要感谢我,还打算拿个‘大红包’给我。他说,要不是我们再三叮嘱,这个箱子根本找不回来,发现那只密码箱不见时,整个人腿都软了。”不过,黄菊萍婉言谢绝了对方的提议,“如果我们真的想要钱,一开始就不会把箱子交给工作人员。” 对方也不再坚持,为了表示感谢,他接连几次给在驻马店的黄菊萍姐妹送去水果、营养品等。在之后的交谈中,这位温商得知黄菊萍姐妹的情况,便询问姐妹俩是否有意向学门餐饮手艺,像“炸鸡”“制作糕点”之类的,他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做这类生意,而且是独门手艺。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那个年代,有门好手艺就意味着生活有了保障。于是,商量过后,她们选择学习“炸鸡手艺”,并由黄菊莲的丈夫前往江西南昌学习。 知恩图报 开了27年炸鸡店,当地人点赞“好吃” 现在生活富裕了,想对他说声“谢谢” “在南昌学习手艺时,那位师傅对我妹夫非常照顾,手艺活一样不落,毫无保留地传授。”黄菊芬说,学成后她们在南昌开了店,几年下来炸鸡店的生意一直很好。 1992年,黄菊芬因孩子上学,把店搬回了椒江。 现在姐妹三人各自家庭过得都算富足:黄菊莲在台州温岭从事家禽批发生意;黄菊萍在江苏南京从事建材生意;黄菊芬还在坚持这门手艺,在台州椒江开了27年的炸鸡店。 据当地人介绍,黄菊芬的炸鸡店在当地知名度很高,卖的炸鸡、炸肉条和酥鱼,深受附近居民的喜爱,在周末时段常常供不应求。 “回想过去,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会了这门手艺。”黄菊芬说,30年前她们姐妹三人将捡到的黑色密码箱交还给失主,一个简单的举动却改变了她们的生活。 “好人有好运,也会有好报。之前一直忙于生计,现在我们生活幸福稳定,就想对当初那位温州商人道声‘谢谢’,也把这个故事和大家分享。”黄菊芬姐妹三人回忆,这位温州商人应该是乐清市芙蓉镇人,现年在50岁左右。当时自称做童装生意,工厂生产设在驻马店,放在湖北一商场卖。家中有位哥哥曾在乐清当地某街道工作。 由于时间久远,黄菊芬称,其他形貌特征已经记不清了。希望有知情者,能够帮她们找寻这位好心的温州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