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枝山这幅作品楷书之中带有行书的笔意,轻松自如,圆润秀逸,美

 蜗牛角上的王国 2019-04-14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 唐寅 、 文徵明 、 徐祯卿 并称' 吴中四才子 '。又与 文徵明 、 王宠 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 赵孟頫 、 褚遂良 ,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 李邕 、 黄庭坚 、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北京大学教授、 引碑入草 开创者的 李志敏 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 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 杜甫 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祝枝山这幅作品楷书之中带有行书的笔意,轻松自如,圆润秀逸,美

祝枝山这幅作品楷书之中带有行书的笔意,轻松自如,圆润秀逸,美

祝枝山这幅作品楷书之中带有行书的笔意,轻松自如,圆润秀逸,美

祝枝山这幅作品楷书之中带有行书的笔意,轻松自如,圆润秀逸,美

释文:祖允暉慶誕記。弘治三年(西元一四九○年)六月十九日祝允明撰。

頃年有部(此字點去)使者在吾蘇。一日出俸稟粥少酒食入廨。已而還給之於外。語人曰。吾父以今日誕生。吾誕亦然。年時以午際。帥妻孥捧酒進拜二親。退更受幼者拜。於親膝前懌懌如也。今簪笏所縛。遂廢舊樂。吁惜哉。又吾鄉有一生饒於貲。每以歲初。辦匹帛。涉江濤。入京師。以趨市。或少後。則脫之艱。且守帳遲鈍。以是唯先為得之。此生因夙置集於殘冬。猝猝迫歲除。新舊交際。且初正為其六十之誕期。諸人間慶祝事。悉不得顧。拋室子於家。兼程而往。途間遭險者屢。既抵旅市。易甚滯。亦竟與後往者偕返。子本且漠然。乃嘆謂家人曰。吾以利廢慶樂。今利且安在哉。而慶樂并失之。予素喜曠達者。於時聞茲二事。亦為之生歎。以為人不分賢愚貴賤。茍一有所繫。輒自失其中懷。蓋每如此矣。彼宦者有出處之大倫在。固不可為計而為利者獨何為哉。要之。人之遂其中懷者鮮矣。夫祖允暉當誕日請予談飲竟日。以自慶幸。因謀及文記。夫允暉今年三開袠耳。非若耆耊者之難已於慶祝也。而顧能自為勤拳若是。予因之有觸前抱矣。允暉視前之宦者。其安逸之福。似若過之。而於後之鄉子。則不亦賢之。甚遠矣乎。允暉其可取也。其甚有契予曠達之喜也。予斯言之所以贈也。允暉其毌退所懷也。予之願也。允暉敬諾。予因書以留之。不覺其詞之過繁也

此为贺友人祖允晖三十诞辰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楷书之中带有行书的笔意,笔致轻松自如,有圆润秀逸的韵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