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这么多年单纯从皇帝的个人能力来说,西汉绝对是个中翘楚,而且历朝历代都难以望其项背。而西汉诸多皇帝之中,汉武帝刘彻是最有威望的一位,而汉文帝刘恒又是最得民心的一个。 刘恒在位的时候,从前秦的泰半之税中将人民们解放了出来,他做出了十五税一的承诺,而实际征收实际上只有三十税一。而且他还经常免税,天下百姓受益良多,也是因此刘恒在当时被世人们尊为圣人。而这位圣人的政治手段也是非常凌厉的,甚至就连死前的遗嘱都对日后的大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刘恒在弥留之际向太子也就是日后的景帝刘启交代了不少的遗言,其中有一句是如果国有大事,可以让周亚夫为将。而这个安排足以称的上是高瞻远瞩了。 果然,景帝一上台之后就任命自己的老师晁错为御史大夫。这位晁错并非是当时主流的黄老学者,他本质上是法家。而法家天生就讨厌割据,而且当时的天下,藩王们的势力已经足以威胁统治。于是晁错便一再怂恿景帝削藩,二人罗织各种罪名,削了一个又一个藩王,但最终还是引起了反弹。 吴王刘濞是当时天下最为强大的藩王,他依靠着吴地的铜矿铸钱掌握了天下大半的财富,而这些财富都被他用来给治下的民众削减负担,因此在民间刘濞的名声非常的好。但是这位藩王和中央朝廷的关系却从来都非常的紧张,原因在于当年他进京觐见文帝的时候,他的儿子和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一起下棋,产生了一些矛盾,被刘启操起棋盘,一棋盘将其打死。而文帝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怎么处理太子,所以刘濞气愤的回到了封地。此后二十多年都没有再去过长安,长安方面也因为觉得亏欠于吴王,一直以来都非常的放纵吴王。 天下都知道吴王会反,关键是什么时候反。晁错和景帝的削藩为吴王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他暗中交结了诸多藩王,约定好时间一同起兵,虽然消息早早的被景帝得知,但天下毕竟还是四战而起。这时候,景帝想起了先帝的遗言,拜周亚夫为将全权负责讨伐叛军。但周亚夫带着他的细柳营,一直都停在驻地不走。而此时的诸侯王也不是全部都反了,梁王是景帝的弟弟,十分受窦太后的喜欢,窦太后也有心在刘启死后让梁王登基。作为一个有志于皇位的人,自然就会在平叛的经过中拼命。 梁王,顾名思义封地在梁,也就是现在的洛阳等中原腹地。叛军从楚地和吴地要到长安就必须要从他的领地里过。梁王是天下最有钱的藩王之一,封地最富庶,太后赏赐最多,因此也豢养了一支多达五万人的大军,这五万人就卡在洛阳和叛军交战。但毕竟叛军人多,梁王和窦太后几次三番下令周亚夫去支援梁王,但周亚夫不为所动。但是好多天之后,当所有人都以为周亚夫不会去支援的时候,周亚夫用障眼法骗过了敌军斥候,出现在了叛军的侧翼,叛军一战而平。此后便是带兵去清缴各地那些已经不成气候的藩王了。 汉朝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只要打了胜仗,就不会在意打仗的过程是不是抗命。而周亚夫抗旨的行为也被解读为了景帝和他的默契,二人就是想要坑梁王和太后一把。不管周亚夫的真实意图如何,周亚夫凭借此功直接加封万户,并且成为了丞相。 公元前143年,周亚夫去世,但他的落幕却有些悲剧色彩,晚年被汉景帝处处提防排斥,最终被捏造谋反入狱。而一身正气的他,无法面对,一个曾经全力辅佐的君主,最终却给自己戴上了以下犯上的屈辱名声,无法承受的他最终用绝食来抗衡。可惜,身死,名败!死后周亚夫葬在河北景县。 不过这位名将最终还是得到了他应有的待遇,唐朝时期,他被追封为古代64名将之一,并尊太庙,而宋朝时期,周亚夫更是被皇帝追封为七十二位名将之一。 |
|
来自: 昵称32353910 > 《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