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军:用一双慧眼看科技——关于农药滴滴涕的横向思维议论文写作训练

 三驾马车1966 2019-04-14


刘向军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横向思维议论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94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发现了灭虫效果极好的农药DDT(又名滴滴涕)的药效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详细描述了DDT等杀虫剂进入食物链后对人类环境的灾难性破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相继禁止了DDT的生产。1997年,瑞典卡罗林斯医学院的评委会曾公开表示歉意,为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DDT的发明者而感到羞耻。

2000年7月,针对热带地区疟疾死灰复燃的现象,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药物学分册载文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启用DDT,以解决暂时没有DDT合适替代品的问题。

2006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解除对DDT的禁令,允许其在可控的范围内限制使用。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非常典型地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特点。此材料的中心观点应该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有一个反复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围绕这个中心观点,从并列的角度三问三答,以答作论,就构成了横向思维的论述结构。如: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呢?还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呢?还应该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呢?所答即构成横向思维议论的分论点。

一.诊断升格

1.病文诊断

科技利弊辩证看

石静茹

科技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评:病句,“科技”本身不是一项发明,科技的目的在于发明创造。】人类得益于科技,不仅可以看遍世间美景,而且实现了无数的“梦”。但科技不是完美的,【评:病句,表述过于绝对,应该说“不是所有的科技发明都是完美的”。】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正确对待科技。【评: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

滴滴涕这种农药为人们的生产带来了益处,可同时也对人类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破坏。利弊同存,人类没有因其药效好而疯狂使用,【评:此表述不合原材料含意。当初,正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DDT,才导致了可怕的生态灾难。】也没因其污染性而坚决禁用,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限制使用。这是明智的,我们要在得益的前提下正确看待科技。【评:引述原材料来论证中心观点。】

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看待科技,我们才会受益无穷。【评:提出分观点。“正确看待”与下一个分观点“正确使用”实质雷同。】

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魅力。【评:此句说得虽然漂亮,但比较含糊、朦胧。什么科技?怎样的一扇窗?可使用更加理性的议论文语言。】科技为我们敞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我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但同时,科技也为我们挖了隐形的黑坑,【评:不是科技给人类挖了黑坑,而是人类不正确地运用科技。】许多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还有一些人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诈骗犯罪……科技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会使我们陷入无底深渊,只有正确利用科技,我们才会感受到它的魅力。【评:语段结尾回应分观点。本段事例比较笼统,行文中表述角度没有完全契合“正确看待科技”这个视角。】

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科技,才能造福于人类社会。【评:提出分观点二。此观点与上述第一个分观点雷同,这不符合横向思维议论的立意训练要求,也影响了文意的深刻性。】

科技应用于诸多方面:农民进行机械化生产,运用科技生产医疗设备,利用科技丰富人类生活……【评:病句,“丰富人类生活”包括前二者,不能在一起并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地球的环境也不复往昔样貌。【评:此过渡句逻辑上有问题,前半句在肯定段首句的事例,后半句却引发转折,但这个转折与段首的事例不相关。】化工产品造成水体污染,燃气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白色垃圾的随意丢弃给土壤带来负担……地球已负重不堪,我们要减缓步伐细细思考,要懂得正确使用科技,不要让便利毁坏生存的环境。【评:就本段分观点而言,应该围绕相同的科技发明,讲什么是正确的运用,什么是不正确的运用,而不是指向于不同的科技发明。】

科技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发展科技,才能创造和谐进步的世界。【评:提出分观点三,但和上面两个分观点没有有效区分。】

科技,使人类的飞天梦成为现实,使人类能够畅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技,促进世界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科技,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带领人类勇于拼搏与创新。科技,应被正确应用于发展,相反地,科技应用来维护和平而不是破坏和平,科技应用来使人类进步而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确运用科技,世界共同进步。【评:此处使用一般举例法,从正反两方面指出正确发展科技的意义。】

科技是把双刃剑,利弊还需辩证看。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实现科技的价值。【评:呼应标题,总结全文。】

【诊断】

    从本专题的训练要点来看,本文在立意形式上基本上落实了用发散思维的原理横向思维以确定分观点的训练要求。但是,文中三个分观点的质量还需要打磨、提高。主要问题是分观点的表意还不够明确、准确。如“只有正确看待科技”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才是“正确看待科技”呢?又如“只有正确使用科技”和“只有正确发展科技”到底指什么呢?这些分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是结合命题材料来看,表述不够准确、到位。相应地,在运用事例来支撑分观点时,也显得有些单薄。

2.升格佳作

用一双慧眼看科技

石静茹

滴滴涕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世人对它由喜到惧到憎再到用再到控,滴滴涕从1948年问世以来这几十年间的命运变化,典型地折射了人与现代科技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它给世人的警醒就是:带一双慧眼看科技。【评:结合命题材料,通过简要分析,呼应标题,迅速明确、强调中心论点。】

带一双慧眼看科技,就要在欣喜科技之利的同时,警惕科技之弊。【评:提出第一个分观点。这是横向思维的发散立意方式。问:带一双慧眼应该怎样看待科技呢?答:要在欣喜科技之利的同时,警惕科技之弊。就要学会这样来自问自答,推进横向议论的思维前行。

曾几何时,滴滴涕的问世令人欢欣鼓舞,以为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问题,发明者米勒被授予1948年的诺贝尔奖就是明证。然而,也就在对滴滴涕普遍狂热的赞扬和使用中,人们失去了对这项新发明应有的警惕,以致这种农药给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评:再次结合原命题材料作分析,支撑分论点。】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与滴滴涕相似,农药666粉也曾经风靡全球,被世人视为消灭多种害虫的终极良药。但是,好景不长,人们发现,666粉对环境有严重污染,进入食物链后会在人体内长期蓄积。至少到目前,666粉在全球范围内还属于禁止生产的农药。【评:借原材料中的农药滴滴涕,举出农药666粉为例,这是自然联想的举事例法,贴切、有力。】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是普遍的规律,必须拥有一双慧眼,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才能在看到科技之利的同时警惕科技之弊,从而将危害降到最低。【评:回扣分观点,加以强调,增强说理性。】

带一双慧眼看科技,就要研究新发明的可能弊端,要防患于未然。【评:这是全文第二个分观点。这是本次专题训练的关键所在。咬住中心观点再次自问:带一双慧眼,又应该怎样看待科技呢?答:要研究新发明的可能弊端,要防患于未然。这个分观点与前一个分观点有角度的不同,前者侧重谈的是辩证地看待科技的利与弊,这个分观点侧重于研发者在推出新发明时,就要同时研究新发明可能存在的弊病。】

显然,当年米勒在发明滴滴涕时,并没有意识到需要思考、研究一下滴滴涕这种新发明可能存在的危害,当然也就不可能告知世人它的弊病,自然也就谈不上预防了。【评:同样先结合原材料典型事例来论证分观点,这也是材料作文的一般写法。】滴滴涕如此,666粉如此,化肥如此,白色塑料如此,核能发电如此,化学治疗如此……无数个科技发明在运用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两面性都提醒我们:要及早预防新发明的弊端,而不能总是坐等危害出现了才亡羊补牢。【评:一连举出数个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科技发明事例,这些事例确实都有典型的两面性,很有说服力。】事实上,现在几乎所有的正规的中西药都附有使用方法和使用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的说明,这就是对科技成果弊端的提示与预防。【评:正面举例,此处采用的是泛泛举例法,并没有具体说某一种药品,但却可以指一切药品。这些科技发明上的使用说明,很能论证分观点。】当我们以辩证的慧眼看待新发明时,我们就减少了对科技的盲目膜拜,而增加了对科技发展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就可能预防许多危害的发生。【评:分析总结,呼应分观点。】

带一双慧眼看科技,就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扬其长避其短。【评:全文第三个分观点。联系前两个分观点,可以显明地看出横向议论的思维特点,即并列地提出互不雷同的分观点来。问:带一双慧眼,还应该如何看待科技发明呢?答: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扬其长避其短。这与前两个分观点一起构成了横向议论的思维结构。】

滴滴涕有危害,但在严格的控制下,它依然有其使用价值。【评:再次结合原材料,指出滴滴涕本身也有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智慧地对待它。】核能发电存在着泄露的风险,但在严格的掌控下,它就能发挥出造福人类的长处来。白色塑料容易污染环境,但只要有效回收,它就能给世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评:再举两个典型事例,进一步论证对待科技发明的正确办法。】科技是一把征服自然的双刃剑,任何一种新发明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也正因此,科技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超越的过程。带一双慧眼看科技,人类就能找到合理使用科技新发明求得人与自然和谐的正确途径。【评:立足事例,展开进一步分析,回扣分观点,增强说服力。】

科技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自身的存在状态。它是一把双刃剑,带着一双慧眼走近科技,才能让科技成为一把不伤及自身的利剑。【评:结尾照应标题,总结全文,简洁有力。】

【总评】

修改后的升格文章较之于原文有两个有效提升。

一是修改了分观点。以横向议论的发散性思维方式拟出分观点展开论述,这是本写作专题的训练重点。横向议论分观点的拟定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各分观点之间不能雷同、不能彼此包含或被包含,如果相互雷同、彼此包含或被包含,则分观点之间就并没有真正形成横向思维的逻辑结构,就失去了充分说理的价值;第二,各分观点要从同一个层面出发,紧扣原材料来做合理生发,如果不同从一个层面出发,就可能成了纵向思维结构而非横向思维结构,同时,如果不从原材料出发,就很容易拟出偏离中心观点、偏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分观点来。

二是修改了部分事例。当一篇材料的中心观点和分观点确立后,就需要有针对性的事例来支撑观点并借以展开有效论证。修改后的文章调换了个别事例,并从事例出发,围绕着分观点来论述,使观点与事例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3.常见误区

横向议论专题训练常见误区主要有三个:一是所提出的分论点彼此之间有雷同、包含被包含关系,徒有形式上的充实而本质上没有变化;二是所提出的分论点本身非横向的思维逻辑关系,而是杂有纵向的思维逻辑关系;三是分论点脱离了中心论点或是眼前的写作命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