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头山发现的祭坛,年代久远功能强大,在中国境内还是第一次发现

 昵称55301288 2019-04-14

今天小编要带给大家的文章是有关于古代先民的原始崇拜以及巫师的存在,话不多说,快点和我一起看看吧!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神明的崇拜可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城头山建造的专门的祭坛,其年代的久远、功能的强大和祭祀仪式的复杂,在中国境内还是第一次发现。城头山人崇拜的对象是什么呢?祭祀的目的又是什么?考古学家发现,在城头山发掘的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建造在6500年前的水稻田上。在没有建造祭坛之前,此处就多次有过各种祭祀仪式,而后仪式越来越隆重、越来越复杂,渐渐演变成了规模宏大的祭坛。联系到祭坛位置紧挨着早先的水稻田,其作用除祭拜天地祖先外,最大的作用很可能是祈求丰收。

考古学家认为,祭坛与稻作农耕祈祷仪式密不可分。从发现大量稻壳硅质体和厚达近一米的稻草灰来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祭祀坑中,牛的下颚骨和人骨同时下葬、犀牛骨有烧过的痕迹,这些都可被视为稻作农耕仪式上的牺牲。为了祈祷丰收,人们把鹿血或牛等动物的血涂在稻种上,或把稻种浸在血中,叫做血祭。根据城头山祭坛的发掘推断,这里很可能举行过这种最早稻作血祭仪式。以往东南亚被视为这种血祭仪式的起源地,但从城头山发掘出的完整的祭坛证明,这种仪式在最早的稻作文明发源地长江中游地区,早在6000多年前就可能已经存在。

城头山所发现的、举行过最早稻作仪式的祭坛位于东门,专家们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其仪式与太阳升起的东方方位关系紧密。有学者认为,长江文明与太阳崇拜、鸟崇拜在稻作农耕社会中的重要性有关,并指出太阳、鸟崇拜最早起源于8000年前的洞庭湖区。而这种祭坛显然就是以太阳、鸟崇拜为背景、举行稻作丰登仪式的祭坛。由此推测,城头山的东边是一个宗教中心可以赐予万物生命与温暖的太阳,是原始人类崇拜的神灵代表,也是我们现代人在脆弱时的安慰与向往。这种感受竟然可以跨越6000年的时空相通。

只是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原始人企盼有超常的神灵来保佑自己却没有尊重生命的意识,因此杀人祭神这种在现代人看来血腥残暴的行为,在当时是一种完全迫不得已的选择。祭坛上摆放的三块圆形卵石,应该是对日、月、星三神的崇拜象征。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三种天象就是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仅如此,有考古学家认为,在以稻作为生活基础的长江流域,城内设置祭坛用于举行稻作丰登仪式,这是都市诞生的重要因素。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凝聚人心,使都城具备“祭祀中心”的功能,成为众人心驰神往、顶礼膜拜的圣地。大型祭坛所代表的神圣宗教,为巩固城头山的中心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时代都需要精神领袖,原始社会也不例外。6000多年前的城头山,其精神领袖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的认知能力相当有限,面对宇宙、天地日月、风雨雷电以及人类的生老病死等自然和社会异常现象,都感到神秘惊异或敬畏恐惧,由此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幻想有征服自然、拯救人类的神秘力量和法术。于是,巫师应运而生。考古学家在城头山东门城墙边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同时在祭坛的至高部位发现了疑为巫师的墓葬。不管此人生前是否是巫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祭坛存在就必有巫师。而且,必定是先有巫师,而后才有祭坛。也就是说,巫师的优秀与否决定了祭坛的影响力。从而可以认定,城头山如果没有优秀的巫师就没有东门这样的祭坛。

中国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以及尧、舜、禹都是巫师,这种现象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早期人类学家弗雷泽曾考察过大西洋等很多岛上的原始部落,证明了原始社会都是依靠巫教文化来维系他们的精神家园的,从而揭示出,最初的国王们便是从史前社会中的酋长巫师们脱胎而来的。能当上巫师的人,各方面都要出类拔萃。城头山的巫师,更要高人一筹,除了要略通天文地理与医药占卜、懂得结绳记事、懂得画符传令外,还要把握城头山的命脉,促进整个澧阳平原稻作农业的发展,处理好周边聚落的关系……实质上,当时的优秀巫师就是统治者的高参,甚至有的本身就是统治者。

城头山也是如此。考古专家在祭坛旁边发掘出一个最高规格的墓葬,墓主颈戴精美的玉璜,在几位陪葬者的“簇拥”下,以最尊荣的姿态长眠。他佩戴的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以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由此推断,这个墓主可能既是首领,也是巫师,是一个手握重权的“王”,而且生前深受人们的拥戴。这种身份的巫师,他的聪慧就在于把握了普通人的神明崇拜心理,并利用这种心理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其实,优秀的巫师就是在灾难面前,克服自己的内心恐惧,表现得镇定自若,用所谓的巫术给大众信心和力量。原始社会这样优秀的巫师,就好比茫茫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当船上的人们无所适从甚至绝望时,他能站出来掌舵并安抚人心,给大家以信心和希望。

城头山能率先崛起并发展壮大,是与这样的巫师分不开的,当时城头山的巫师,实质上就是大众的“心理医师”和精神领袖。他们必须能说会道,最重要的是人格力量强大,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城头山能顺利完成筑城大业,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后来,在城头山繁荣时期的向外扩张中,巫师还要运筹帷幄,使城头山处于不败之地;在稻作农业的发展中,率领民众以祈天求神的方式期盼风调雨顺,在天干洪涝虫害等自然灾害面前,给人以希望与信心……这样的巫师,无疑为澧阳平原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也为后来文字的形成、绘画艺术和中草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开创性的贡献。考古发现,澧阳平原出土的很多史前陶器,上面的很多字符最早应该就是巫师所为。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原始社会的长江中游是中国远古时代原始巫文化最早的发祥地,称当时的巫文化为“华夏文明之源”一点也不为过。今天,随着科学的发达,人类认知自然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对于宇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也具有很高的处理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巫师已经失去了他早期存在的正面价值而沦为落后愚昧的迷信代表,为人类所唾弃。因此,如果把原始社会的巫文化与现当代的巫术迷信活动混为一谈,这本身就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远古时代的巫师与现代的巫婆是有天壤之别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城头山能辉煌两千年,巫师和祭坛功不可没!喜欢今天的内容就请点个赞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