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窟观佛像 菩萨衣式透露当时流行讯息

 吴越尽说 2019-04-14

须弥山石窟唐代造像,采光甚佳,足见古代工匠技艺高超。包铭新 绘

    这期,探寻石窟相关的故事和艺术。一路西行,我们走过了泾川县南石窟寺,宁夏须弥山,炳灵寺还有天梯山,登了一座又一座的山,晒过烈烈的太阳,也淋过雨。从隋朝造像看唐朝壁画,尤记得听说唐朝的菩萨壁画,工匠多在脖颈处画上三道褶,以示菩萨形象的丰美。那可真是个令人向往、有气象的朝代呐……我们将南石窟寺、须弥山、炳灵寺石窟等置于同篇讲述,略探丝路上佛像造型变化。石窟是一种就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僧侣们在高山峻岭处开凿石窟,遁世修行。

第四期

宁夏 甘肃 晴转雨

    宁夏,街道灰尘扑面,妇女小孩多口罩遮面防尘沙。随处可见穆斯林装束当地人,男子戴方帽,女子披头巾。

    姓马的回民和清真餐馆,就跟在江南小镇看到桔红糕和白皙小女子那般平常了。

    须弥山博物馆有幅地图,假使敦煌和洛阳之间,画一条直线,固原正好居中。宁夏须弥山,被称作宁夏的“敦煌”。第五窟大佛气宇轩昂,高坐于山上,俯视人间。

    在文物挖掘和保护的过程中,丝绸最难保存,通过佛像衣饰的比对,也可推断出当时人们的衣着习惯。

南石窟寺历经一千四百余年,此为北魏时期佛造像原作,均高7米,头饰螺髻,高鼻大耳。

须弥山石窟,有地震时期未受损坏的佛造像,反因人祸逢难。

须弥山石窟:唐代佛像样貌世俗化

    须弥是梵文的音译,我倒是记住了它以前有过的名称“蓄米山”。北魏开凿石窟,唐代是发展的顶峰,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历代的修葺重妆。

    于是,当我们登顶,俯视须弥大佛时,当地人员为我们指点,这是唐窟、北魏窟,往后走北周,部分唐末唐中期……

    可惜安史之乱后,丝路堵塞,须弥山风光不再,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后,一度被人遗忘。

    站在须弥山大佛之下,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另一重要的身份是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委会的主任),他说起佛像在历代的演变,“从印度刚传过来那种像太阳神的,非常洋气的,发髻都是81个圆疙瘩,九九归一的那种意思……须弥山大佛的样貌已经世俗化了。”

    俄馆介绍,佛教在大陆的传播最早有四种模式,第一种“巴米扬模式”,完全希腊化了,那时候佛的形象像太阳神,两只眼睛很沉静,整个身躯非常伟岸;再传入新疆,我们称之“和田模式”,中心窟,北周几个窟就是中心窟模式,就有雕塑了。严格说来,印度传过来是个佛塔,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

    第三种类型是“凉州模式”,到武威就会看到。一佛两菩萨,旁边站了两位协侍菩萨完全中原化;最后第四种模式,到了云冈石窟,亦是完全中原化。如昙曜五窟,典型北魏皇帝拓跋氏的形象,不是佛的形象了。这窟就像家窟,一代一代都是拓跋氏的形象。俄军赞叹,“这就是皇家气派。”

    再传到洛阳,佛的形象完全是中原人的形象,这时洛阳官方开始派各种官吏到湖北、山东开窟,工匠也带走,整个佛教重新开始,变成皇家人的模样来传播。

炳灵寺石窟:佛像、壁画上有人情味

炳灵寺石窟卧佛像

大佛脚上的木屐,为佛像增添几分人情味。

    西北也有好水!若干小时车程后,居然需要乘坐快艇前往炳灵寺石窟,甘肃省博同仁事先提醒此行路途曲折,真当不欺我们。

    这是刘家峡河段,周边石质山,污染少,且不常落雨。据说建造炳灵寺的工匠们通过黄河时,发现了这个好地方,于是在此凿窟造像。

看水外山势,茫茫黄土,确信我们没有身在千岛湖。

    炳灵寺石窟第16窟,展示有复原后的北魏时期泥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佛教经典中很少详细描绘佛的衣着,在这尊大卧佛的脚上穿着一双木屐。

    东华大学的包铭新教授注意到了,他说,“工匠在造卧佛的时候加了自己的创造,可见那时候那地方的人已经在穿木屐了。这也是透露了信息,感觉很有人情味。”

    包老师的朋友圈子里,有人专门做佛教艺术。在包铭新看来,佛的形象与僧人形象相关。

2014年,炳灵寺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美术史、服饰史的角度看,佛教同伊斯兰教一样,起初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但信徒的组成是底层人民,他们不认字,用画传播,老百姓马上就接受了。这其实是利用绘画来提高佛在人心中地位。

    包老师说,虽然佛有很多相,男相女相悲苦相欢喜相,但美术作品就算牛鬼蛇神,也得由牛头马头的现实形象而来。“佛的造像法、穿衣等等都离不开与人的关系。”通过神的形象引到人的形象,譬如伎乐天到当时歌舞演员的形象。

    还有供养人的形象蛮写实。那时候大家尊敬佛,供养人的形象小小的,后到了西夏、晚唐,供养人的形象越来越高大、精细。

    “以前研究服装史的人,衣服它不是独立的,要看怎么穿,你看汪队长,他T恤也要塞入裤子,有些人衬衫也不见得会塞入裤腰里。”包老师在行程大巴车上接受着采访,指指一起出行的丝博馆汪自强主任,拿他的穿着小小做了个比方。

    由此包老师提起唐代女性中一种贵妇间流行的款式:高腰襦裙。穿着时候,人们将裙带高高系于腰线之上,甚至胸线上方,准确说来,倒应该称之“齐胸襦裙”了。

    这样的衣着款式,无论是燕瘦环肥,都能达到理想的飘逸效果,尤其在唐朝丰腴美人中广受欢迎。

    齐胸襦裙在唐朝仕女中堪称流行风尚,现在很多出土文物中可见其踪迹。从韩国的传统服饰中,略可见当年那种时尚最时尚的服装风姿。

    我们在炳灵寺石窟,似乎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裙式,但在晚唐吐蕃控制期间开的窟,见到了藻井中所绘的飞天,飘带飞扬,壁画中的菩萨头戴宝冠,下着薄纱透体的长裙。唐朝服饰气象的飘逸之风,真切的感受到了。

    包老师解释,服饰的穿着效果、人的举手投足,都会影响服饰的状态。所以裙子的穿法比裙子本身更重要。

    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服饰的人,去观察佛造像,壁画中的佛、菩萨、供养人的形象和衣着,比单看一件上衣、一条裙子,要有意义的多。

    炳灵寺石窟第8窟,我们还看到赴会菩萨的衣领上,绘有中亚波斯风格的联珠纹,可见在隋朝时期,丝路上的各民族已经有了友好往来。石窟正壁上方的回鹘文题记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也是菩萨造像的衣饰上,传递给今天人们的宝贵信息。

炳灵寺石窟第11窟

    除大佛造像,石窟壁画上,我们也见着了与“人”相关的趣味。

    红枝绿叶的树代表菩提,佛祖在菩提下休憩。对于这两棵树的树种问题,专家也有争论。当时的工匠或许没有真正见过菩提树,只是凭着想象绘画,也许就是画了自己所熟悉的树种,所以这两株“菩提树”,更像“椰子树”吧。

    佛祖在“椰子树”下休憩,是不是很有亲切的韵味呢?

【手记】

    南石窟寺、须弥山、炳灵寺石窟几处,我们感受到了西北热辣辣的阳光和宜人的温度,彼时江南杭州可处于暑热之中。

    好景不长,去天梯山石窟咱们就遇上了大雨。行车三百里至地,领路人表示,雨势过大没法上山观窟了。另外石窟大佛在修缮中,也无法近距离观摩。

    天梯山当地以红胶泥居多,烧砖特别好,雕塑、勘探、水泥等等都少不了它,但修复佛像却委实用不上。经过雨水冲刷,地面胶着红胶泥,黄中泛红,宛如血色,我们在泥泞中穿行,鞋上染着红红的泥水。黄羊河水库簇拥的岩壁上,我们只能远远瞥见石窟大佛的侧脸。剩余部分正在围堰修葺当中。

    被称作“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始终被岩石风化、渗水等自然原因困扰。多数裸露在外的洞窟本体受到不同程度风化和损坏,石窟内壁画也多有脱落现象。

    五六十年前,因为石窟附近修水库,灌溉下游之举,甘肃省政府决定将洞窟内部分文物搬迁予以保护。

    当时,常书鸿等敦煌研究院考古人员来此地驻守数月。虽没见着壁画、塑像真身,我们在老照片中,寻觅到一代老文保专家的身影。

    丝博、甘肃省博等同仁,他们看着照片雀跃指点着,这是常书鸿、这是李承仙……常书鸿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是杭州人。让我们分外亲切。

    当年的工作队克服重重困难,攀上悬崖,清理出魏、隋、唐代的汉藏文写经和初唐绢画、文书、契约、佛经、壁画、塑像等珍贵文物。

    这些寥寥数语,无法概括,最痛心的是,1959年清理石窟时,有危石砸落,考古人员倪思贤为救护工人,自己不幸从30多米高的崖面上摔落,当即牺牲。

    1993年,常书鸿88岁的时候,得知天梯山石窟被允许原址修复,激动地从病床上坐起,说:“天梯山石窟,我是魂牵梦萦,当年搬迁是对文物的破坏,现在要好好保护它。”可惜时隔两年,他阖然而逝。

    领略千余年前古人的艺术之后,我们突然走近了距离,视线关注到前辈们的身上。也许是这场雨的缘分,整面墙的照片不及壁画好看,却真实记录了文保的影像,让这些久远的文物,有了今人气息。

    这也是一种信息的延续吧。

    2015-09-17 陆斯超/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