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遥是怎么死的?

 燕山茶社 2019-04-14

简单来说,路遥先生(1949年——1992年)的死,有两大原因,一是他把写作视作自己的生命,长期伏案没日没夜的写作,积劳成疾后累死的。二是因为他的性格过于好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许多事情上都想出人头地,都想追求完美,并为之拼命奋斗,经常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超负荷运转着,最终酿成了悲剧。

先说第一个原因。

当年33岁的路遥在1982年发表完14余万字的中篇《人生》后,在读者中获得了很大反响,掌声和荣誉接踵而来,他很快跻身到全国著名作家行列,这对一位33岁的青年作家来说,是很大的荣耀。

但路遥不这么认为。在他的意识里,一位作家唯有拿出一部大格局、大气象的长篇,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自《人生》获得掌声后,路遥反而躲到幕后,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实际上,在写作《人生》的同时,他就酝酿长篇《平凡的世界》了。他从全国各地收集报纸,认真阅读上边的新闻,关注时政变化,目的是为了把握小说主题的政治导向和意识形态。同时,他还主动去铜川某地做了一段时间的煤矿工人,为了对煤矿工人的生活有一个真实体验。

在一系列准备到位后,路遥开始了苦行僧般的写作。从1982年到1986年,四年时间,他每天写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有时,为了节省写作时间,他连饭都顾不上吃。每天早晨带上几个馒头和几根大葱来到作协大院的办公室里,写作过程中饿了,就吃馒头和大葱,累了喝咖啡或者抽烟。

在《平凡的世界》即将杀青时,路遥的手指由于长期握笔,已经严重变形成鸡爪子的模样,掰都掰不直。当写完《平凡的世界》最后一句话时,路遥如释负重,把圆珠笔扔出窗外,大喊一声后,继而痛哭流涕。四年的高强度写作,让他的精神接近崩溃的边缘,他需要释放压力。

正是在这样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中,路遥严重透支了自己的身体,为健康留下了极大隐患。

路遥性格好强,是因为小时候家里太穷了,因为穷,别人经常嘲笑他、欺负他,因此,他在心理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比周围其他人做得更好。

在上学期间,路遥拼命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这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长大到谈婚论嫁时,路遥依然很好强,他就是要娶一个知青姑娘,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

在完成这些事时,路遥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超出常人,承受的压力也远远大于常人,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重压后,他积劳成疾,早早离开了人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