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力学的故事(1)

 海阔天空7815 2019-04-14

去年12月份,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喜得千金,女儿还没满月,奶爸扎克伯格就加入“赢在起跑线”上的早教队伍中,夫妻俩在脸书上贴出一起给女儿读绘本的图片。


要说读绘本也没啥的,重点是人家老爸选的这本——

quantum Pyhsics。。。

量子力学!!!

额滴个神!

扎克伯格照片上在读的这本书叫做“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

(婴儿版的量子物理学)。

这本神奇的量子力学绘本都在讲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


这是一个球

这个球有能量


这个球有电子


电子有能量

我们知道,量子力学说的都是原子啊、电子啊,很多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小东西,这本《宝宝量子物理》很直观地展示了微观世界的样子。

但如果你以为量子力学就是这样,那你就错啦,量子力学是一种世界观,它以一种很微妙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的世界,或者说,量子力学将我们带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脚下踩着的大地将不再坚实,反而像超级玛丽脚下的土地随时可能会塌陷;崂山道士的穿墙术成为可能;甚至我们世界客观和实在性也消失了,一切都要用概率才能解释。

曹天元在他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中写道:“量子理论是一个复杂而又难解的谜题。她像一个神秘的少女,我们天天与她相见,却始终无法猜透她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电视,手机到核能,航天,生物基因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量子论。但量子论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这个问题至今难以回答。在自然哲学观上,量子论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动,甚至改变了整个物理世界的基本思想。”

(薛定谔的猫)

小编大概是在高中读到《上帝掷骰子》这本科普书,大为震惊——原来世界竟然是这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可能无法理解那众多数学公式的意义,但量子力学带来思想上的启发是巨大的。小编也准备推送几篇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和大家分享这些启发。

当然,这也会是很适合跟孩子讲述的故事,思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和孩子一起思考这个世界的时候,难道不是吗?


(一)是波还是粒子?

1、第一次波粒战争

光是粒子,还是波?科学家们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了近三百年,也是贯穿整个量子力学发展的线索之一。这个问题的第一次争论还是发生在1672年,我们姑且称之为第一次波粒战争吧。

那一年,29岁的年轻科学家牛顿刚刚当选英国皇家科学会的会员,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大科学家牛顿。29岁的牛顿提交给科学院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光与色》,讲的就是牛顿做的那个三棱镜分光实验,把一束太阳光折射成一道彩虹,牛顿在这里面认为光是一种微粒,白色的阳光是由多种彩色的光的微粒组成的。

详情见:《他用一块玻璃就让彩虹跑到家里来了,他叫牛顿》

当时英国皇家科学会里资格比较老的胡克和波义耳都是波动学说的支持者,认为牛顿的色彩组合理论是剽窃自己的,而微粒的说法完全是胡扯。光怎么会是微粒呢?肯定是波动嘛!

牛顿当时很生气,撤回了自己论文,从此牛顿和胡克也成了一对冤家对头。

那波是什么呢?如果往水里面扔一颗石子,水面就会出现波纹,一圈一圈扩散。我们知道,波会发生干涉,如果我们在水面上放一根栏杆,拦住波的去路,但是在栏杆中留两个洞,那么这两个洞后面会出现两条新的水波,这两条水波扩散后遇到一起,会出现干涉条纹,有的地方加强,有的地方减弱。意大利有个科学家,他让一束光通过两个相邻的小孔,照射到小孔后面暗室的一块屏幕上。可能你会猜屏幕上肯定会出现两个小孔,但是结果却是出现了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跟水波的干涉很相似。



与胡克站在同一阵营——波动大军——的还有一位叫惠更斯的大将,他继续发展光的波动理论,1690年出版了《光论》一书,惠更斯用波动理论解释了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开辟了波动大军的广大根据地。而微粒大军自上一次牛顿被老资格的胡克批评了之后,正陷入节节败退的窘境,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

但微粒军团的元帅可不是普通人,那可是大名鼎鼎,才华横溢的牛顿啊!经过多年的潜伏,休养生息,这一次牛顿要重拳反击了。

这个时候的牛顿已经是英国皇家科学会的会长了,被授予了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的荣誉称号——目前这个称号授予了霍金——此外牛顿还担任皇家铸币局的局长。1703年,牛顿出版了他的《光学》,用微粒学说解释许多光学现象,认为光是一种微粒,从发光源产生,到达人的眼睛,人类就能看见光了。牛顿同时反驳惠更斯:光如果是一种波,它应该同声波一样可以绕过障碍物而不会产生影子。

要说牛顿从1672年到1703年,蛰伏了30年,这时间也太长了吧。不是牛顿真的需要花这么长时间来憋大招,牛顿的《光学》其实早就写的差不多了,之所以在1703年才发布,是为了等死对头胡克去世。以此时牛顿的名望,他要发表《光学》,估计除了胡克不会再有其他反对的声音,于是牛顿一举歼灭波动军团的有生力量。

第一次波粒战争以牛顿率领微粒军团大获全胜,光是一种微粒的解释在科学界深入人心,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

2、第二次波粒战争

然而1773年,一个名叫托马斯·杨的男孩诞生了,这个小男孩的成长简直就是一部天才的成长史,据说他2岁就开始阅读,4岁能将英国诗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诗歌背得滚瓜烂熟;不到6岁已经把圣经从头到尾看过两遍,还学会用拉丁文造句;14岁他已经掌握10多门语言。杨19岁的时候,受到当医生的叔父的影响,决定去伦敦学习医学。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先爱丁堡和哥廷根大学攻读,最后还是回到剑桥的伊曼纽尔学院完成了学业。

毕业后托马斯杨做了一名眼科医生,对人眼的研究是他的兴趣转移到光学上来,最终形成了他认为光是波动的思想。被消灭了一百多年的波动军团再度复生,开始了对微粒军团的绝地大反攻,展开了第二次波粒战争。

(天才托马斯·杨)

托马斯杨反攻的武器是著名的“双缝实验”,这个实验很简单,把一只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现在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在这张纸上开了两条平行的狭缝,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现在众人皆知的干涉条纹。


这个实验是牛顿的微粒怎么也解释不了的。法国科学院为了将波动大军的反抗镇压下去,在1818年还出了一个悬赏的征文竞赛。竞赛评委由许多知名的科学家组成,包括表、拉普拉斯和泊松,都是积极的微粒说拥护者。法国科学院组织这个竞赛的本意也是希望有人能用微粒说的理论来解释双缝干涉实验。

但是戏剧性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菲涅耳提交了一篇论文《关于偏振光的相互作用》。菲涅耳用光是一种波的观点,以严密的数学推理,圆满地解释了光的衍射现象和双缝实验。菲涅耳的理论体系完整无缺,以至于这场原本是想要镇压反抗的波动军团的竞赛,变成了波动军团逆袭的机会。

至此,销声匿迹100多年的波动学说卷土重来,赢得了第二次波粒战争,重新登上物理学统治地位的宝座。(未完待续)

你若觉得科学有趣,科宝有料

不妨先关注几天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