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方才不再矫情,才真正懂得辛弃疾的这首宋词

 泊木沐 2019-04-14

前段时间有个流行语“贱人就是矫情”,关于矫情这个词儿,在今天很多人都把它当做一个贬义词来看。那些个杠精,其实都是从矫情培育出来的。

为什么会矫情?一般是因为个人的经历或者体验不够,却还想着作出一些有面子的事情。所以说出来的话,难免就带有矫情意味。一言以蔽之,可以理解为“故作姿态、装蒜”。

而在古典诗词当中,对于矫情用一句宋词概括得最为清楚,那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本来没有愁,但是却为了能够写出一首有穿透力的诗词来,硬要说自己愁绪满怀。这就是矫情。

一般来说,矫情是属于青少年时代的心理特征。等到人到中年以后,这种矫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经历的沉淀慢慢就会消失了。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也才能真正懂得辛弃疾这首经典的诗词作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的题目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对于这首宋词,我们大概都已经非常熟悉。词人通过少年时代和中年时代两个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写自己对于愁绪的看法,其中体现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

上篇主要写少年时光,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因为人生有大好的时光,有无限可能的未来,有什么好愁的呢?但那个时候,自己却爱上层楼,就是为了能够写出一首精彩的诗词来,偏偏要登高远望,自作多情的抒发感慨。

但是等到人到中年,等到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就会明白愁滋味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想要说出来,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最后只能用一句“天凉好个秋”含蓄表达。苦滋味只能在自己心中,说出来反倒觉得不合适宜。

品读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词人渴望收复失地的理想,和朝廷的战略方向存在冲突。这也是他苦闷的源头,但是他自己也不好在诗词当中透露这样的思绪。所以才会感慨只能用天凉好个秋加以表达。

不过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人到中年才真正懂得辛弃疾的宋词当中所描绘的人生体验。人到中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沉默的中年男人背后,都有说不尽的愁绪满怀。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