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精读妈本人最新动态 加精读妈微信:fushubl(进育儿知识营) 精读妈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爱孩子,就要学会尊重他们,照顾他们的感受和面子,不践踏他们的自尊,这也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作者:伊婷(爸妈精读主创)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爸妈精读主播木子朗读音频 晓霞给我讲了她朋友的一件事,作为妈妈,我被气到了。 她朋友总看自己女儿不顺眼,对她女儿的表现各种不满意,常常当着大家的面批评她。 更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往家长群、亲朋好友群里发了几条很长的信息,全是控诉她女儿到底有多差劲。 比如,她女儿很自私,做事拖拉,害羞胆小,经常惹她生气。 还附带一句总结:真被她气死了。 晓霞说,以前看上去招人喜欢的小女孩,渐渐的好像变成她妈妈口中的模样,甚至觉得确如她妈妈所说。有时见到她,总感觉她不像正常的小孩子。 我气愤的回了句:“这一切还不是她妈妈造成的,终于如她所愿了。” 总以为通过批评,她就能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却不知误把侮辱当成了批评。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说:侮辱性的称呼,贬损的评价以及轻蔑的指责都会向孩子们传递非常糟糕的自我评价信息,并对他们将来的幸福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中,我们总打着爱的幌子,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自认为是为了孩子好。 爱孩子, 不要将他的糗事公布于众 打开网络,翻开朋友圈,各式花样“晒娃”,有的是萌你一脸,骗你生娃的。 但也有让人感觉尴尬,甚至气愤的。 之前有个视频,看完感觉严重不适。 爸爸手持竹板,把孩子堵在床上,连打了一百多下;妈妈边看边拍,把孩子被打的视频录下来。 8天里,孩子偷了家里7000块钱,和他的朋友一起花光了。 他妈妈把孩子挨打的视频上传到网上,说给那些一起花钱的孩子看看。 却不知这个视频被疯狂传播,弄得人尽皆知。 真为这个孩子担心,不知道他以后如何面对亲朋好友、还有老师同学的眼光? 遇到孩子有问题,不是反思自己的教育,也不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竟然以让孩子感觉耻辱的方式,来让孩子意识到错误。 然而,这种侮辱式的方式,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践踏了他的自尊,让他破罐子破摔,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他以后的人生都造成严重伤害。 要知道,孩子两三岁左右,就开始有自尊心,就会在乎别人的评价与看法。 一位26岁的女孩至今从未谈过男朋友,原因竟是她偶尔还会尿床。 看完心理医生后,才知道原因。 她5岁时有次尿床,妈妈把被子拿出去晒,邻居笑称她是个尿床鬼。 女孩觉得自己没面子,就对大人大吼大叫。 她妈妈说:“你有本事不要尿呀,这么冷的天尿在床上,大家都没被子盖。” 可是,那天晚上,女孩又尿了。 第二天一早,女孩妈妈看到后,气得不仅打了她,还把被子晒到了大街上。 原本一年偶尔尿一两次床的小女孩,在那段期间连着尿了一个星期。 甚至后来她一紧张就容易尿床,一直到现在。 总有些父母把贬低和侮辱包装成“萌娃糗事”,展示给别人,认为不仅能娱乐大家,还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 却不知他们所谓的玩笑糗事,却让孩子丢失了自尊,承担了过多的压力,以至于影响到生活。 爱孩子, 就要维护好孩子的面子 有期《少年说》,高一女孩叶芷菁菁向妈妈请求,请她以后能够关起门来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揭她的短。 她妈妈却质问她:“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结果下面所有同学异口同声的说:“都重要”。 而嘴里答应着以后克制自己,顾及她的面子,却依然在同学面前继续数落她的问题,以此来驳回自己的面子。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面子大于天,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父母身份的权威,当众教育责骂孩子。 有个网友曾留言。 她有个勤俭持家的好妈妈,但却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让她一直感觉到自卑。 从小到大她妈妈总拿她开玩笑,告诉亲戚很多她感觉丢脸的事,还有犯的错误。 她曾向她妈妈反映,为什么不呵护她的自尊,顾及她的面子,反而大肆宣扬她的错误,以至于造成她在亲戚中名声那么差。 不料她妈妈却说:“我生你养你,还生出仇来了吗?再说小孩子有什么面子。” 她说小时候她特别开朗活泼,人见人爱,但现在她却不善交际,斤斤计较,还很自私。 如果认为在公共场合指责批评孩子,会让他们更好的意识到错误,并且能保证改正,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顾及孩子的面子和尊严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 就像哲学家约翰·洛克有句名言:
爱孩子,就要维护她的面子,给足她面子。 尊重孩子, 是爱孩子的前提 对于孩子的意愿和我们的面子,哪个更重要? 有次参加学校活动时,曾遇到一件事。 有个小女孩想表演跳绳,但她妈妈不同意,甚至当众就吼起来。
最终女孩委屈地,心不甘情不愿的表演了一段《天鹅湖》。 每次孩子的意愿与自己相悖时,眼前都会浮现那张委屈又说不出的表情。 为人父母不能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或权威,就罔顾孩子的意愿和感受。 讲真,这一点,精读妈不得不佩服黄磊。 之前看《爸爸去哪儿》,有人送多多一只小狗,多多很喜欢。 贝儿也很喜欢,便问黄磊,能不能把小狗借给她玩一会儿。 而黄磊并没有直接答应她,而是对她说:“小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要跟多多姐姐商量!” 贝儿玩了很久,多多不放心,就问黄磊可不可以要回来。 黄磊对多多说:“多多,你自己解决问题。” 他没有像大多父母一样,仗着父母的身份,擅自做主将小狗给贝儿。 甚至现在多多爱美打耳洞、带耳钉、化妆,很多父母避而远之的事情,他们都选择尊重孩子,给予支持。 怪不得黄多多乖巧懂事、善解人意、有担当,还才艺多多。 走秀、配音、参演剧目,12岁的她,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这一切离不开父母的尊重。 就像周国平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爱孩子,先要尊重孩子,被尊重的孩子才敢于做自己,活出独特的魅力。 上网时,经常会看到孩子说错话、做错事的视频;也有孩子不会做题,哭得特别惨兮兮的视频;还会看到孩子的各种愚蠢错误的试卷。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要分享这种视频?” 有的家长认为好玩搞笑,有的认为通过这种丢人的方式可以让他记住教训,避免再犯。 却忘记问孩子是否同意,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孩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是我们的私有物或附属品。 就像黄磊在《向往的生活》里说: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爱孩子,就要学会尊重他们,照顾他们的感受和面子,不践踏他们的自尊,这也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作者简介:伊婷,爸妈精读主创,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积极心理学践行者,家有二宝,致力于儿童健康教育与亲子关系,愿每个人幸福一生~微博@笑笑葫芦娃。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卖文为生,打赏随意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爸妈精读原创 | 转发无需多言 | 转载联系授权 注: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爸妈精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