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投资者可以前往上市公司调研,但在现实中,中小散户要跨入上市公司大门并不容易。近日有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去上市公司参观调研,却被保安赶出门口,不但了解不到任何信息,连上市公司的门都进不了。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是否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考察上市公司,业界也存在很多争议。 记者 杨欣 案例 散户沟通会拿到名片也难沟通 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投资者可以前往上市公司调研;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时,董事会秘书应全程参加。而上交所还特别要求,上市公司应当为中小股东到公司现场参观、座谈沟通提供便利,合理、妥善地安排参观、座谈活动。但在现实中,中小散户要跨入上市公司大门却并不容易。 近日本报记者在营业部听到了部分散户反映,其到上市公司调研遭冷遇的经过。股民李小姐曾经在2012年参加过深交所举办的“走进上市公司”活动。“那时候因为是交易所举办的活动,几家上市公司都派出了董秘甚至中高层来和我们散户沟通,当时还交换了名片,但是后来我再按照名片的联系方式去和他们联系的时候,不是声称不负责这个事情,就是婉言拒绝,有的甚至跟我说公司从来不接待散户。” 股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近日他出差去上海,顺路去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办公大楼,门口保安让他出示证件,他出示了身份证之后告诉保安,自己是一名投资者,想进公司参观一下,没想到公司保安坚决不让他进去,到最后甚至有些粗暴地把他赶了出来。“我当时还很客气地问保安,能否带我去上市公司负责面对投资者的部门,我只是想和他们沟通一下,但是保安根本听不进去”。而本报记者在开市时间按照该公司公开信息显示的联系电话打了过去,两次均无人接听。 上市公司对于投资者电话没人接的解释,用得最多的一种,莫过于“否认”。湘××在深交所互动易上表示:“出现电话难打通的情况属于极个别情形,公司一直以来都对投资者专线工作加以重视。”×力股份则表示“公司向来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设置专门的电话用于投资者联系”。××生物称“公司的对外电话是有专人接听的”。中×股份则称“公司电话通讯正常”。 现状: 小型基金也要和其他机构一起调研 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以中小散户为主的市场,据深交所数据显示,个人账户占比达到了99.83%,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市场上,中小散户调研却处于弱势地位。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统计资料显示,个人投资者实地调研上市公司仅290次,相比机构的15346次,仅占1.9%。 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仅有大型公募和大型阳光私募可以独立约到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进行面谈、调研上市公司厂房库房等。多数中小型基金、阳光私募一般则需要券商研究所来安排,并且往往被上市公司安排和其他机构一起调研。而散户调研上市公司一般会被婉拒,或者由证券事务代表接待,而获得与公司高管一对一面谈、参观公司厂房和库房的机会微乎其微。 争论: 不一定要亲自去调研 对此,有部分投资者却不以为然。有股民表示:“这很正常,假如几万散户投资者都到公司调研的话,这公司还能正常工作吗?散户被上市公司冷落也在情理之中。散户看看报表足矣,资金多的话,可以到券商处寻求专业指导。” 而赞成调研上市公司的散户则认为,看报表数据有滞后性,况且实地考察对于投资者真正了解一个上市公司有很大帮助。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型公募基金和大型阳光私募手握重金可以影响股价,上市公司维护好这些客户有利于日后的资本运作;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大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手里的投票权还可能影响公司管理层的人事安排。而如果散户获准前往上市公司调研,高管不大可能挨个面谈,一是散户太多,二是散户级别和能量也不够。 对此,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资管业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首先,从经济角度考虑,散户这么做得不偿失;其次,从专业性上看,普通投资者一般缺乏金融学的估值技术知识和被调研公司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而难以判断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否被低估,也难以预测行业景气度的变化。 支招:电话打不通可投诉 有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不偏听偏信,同类型的公司还可以交叉沟通,比如咨询下半年乘用车销售情况,问了“一汽”,再问“上汽”等。 此外,每一个投资者,哪怕吃了闭门羹,都可以通过证券代表的态度来做一个直观的判断,从而作进一步的观察。语气不好的、电话久拨不通的、答非所问的公司也好不到哪去。 对于电话久拨不通的公司,投资者保护局也给支了招,“如您拨打的上市公司联系电话打不通,或对您不理不睬,您可以向公司所属地证监局或公司挂牌上市的交易所反映情况,监管机构必将严查严办。”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介绍,有些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经营情况较好的时候喜笑颜开,请客吃饭也是常事。如果经营不善,一般都会愁眉苦脸,被问及经营情况,便顾左右而言他。这些情绪有时候具有和敏感信息同样的价值。 |
|
来自: 晚上点灯 > 《上市公司调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