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矩形与动态问题(1)——中考备考系列[尖子生之路]

 xyz3i 2019-04-14

矩形与动态问题(1)

——中考备考系列


【试题1】如图,EFGH分别为矩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连接ACHEECGAGF,已知AGGFAC=√6,则AB的长为________.

【图文解析】

由AG⊥GF,不难想到如下常见思路(设矩形的两邻边长为2a和2b)和常用辅助线(“一线三等(直)角):

则由∠1=∠2,可得tan∠1=tan∠2,所以2a:b=b:a,可得b2=2a2,所以b=√2×a(负值舍去).

又从AC=√6,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因此有:(2a)2+(2√2a)2=(√6)2

整理,得:12a2=6,2a2=1,

解得:√2a=1(负值舍去),.

所以AB=2b=2√2a=2.

【反思】常见的解题思路,常见的辅助线的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同时在含有直角的图形背景中,尽量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求解,书写更方便.

【拓展延伸】如图,EFGH分别为矩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连接ACHEECGAGF,已知∠AGF=600AB=4,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

提示:构造“一线三等角”的基本图形.可求得: BC=√3+√11,….


【试题2】如图,将面积为32√2的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点P,连接APBC于点E.若BE=√2,则AP的长为____.

【图文解析】

 设AB=a,由矩形ABCD的面积为32√2,可得AD=32√2/a.由折叠△ABD可得AP=2AF,同时又有:(如下图示)

同时不难得到:∠1=∠2.

分别在直角△ABD和直角△ABE中,有tan∠1=BE/AB=AB/AD=tan∠2,得到AB2=AD×BE,即a2=√2×32√2/a=64/a,得到a3=64,所以AB=a=4,进一步得AD=32√2/a=8√2.

  如下图示,在直角△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B=12,又由于AF⊥BD于F,由三角形面积公式不难求出AF的长.

 

  由S△ABD=0.5AD×AB=0.5BD×AF,得AF=AD×AB/BD=…=8√2/3,得到AP=16√2/3.

【拓展延伸】

 如图,将面积为32√2的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点P,连接APBC于点E.若BE=√2,若PD与BC相交于G,则CG的长为____.

答案:CG=7√2/2.



下面是本人主编或编著的书(点击书名,打开对应书籍的相关说明、目录与样章)

《图解精析中考数学压轴题》

《优学中考总复习·数学》

《顶尖中考数学微专题》

《顶尖数学培优专题》(6册)

购买渠道:'微店'(打开相关文章,扫描文中的二维码进店购买).

提醒:任何淘宝网均无授权销售,请朋友们认清购买渠道.

请分享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试题3】对给定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进行如下操作:先沿CE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如图①),再沿CH折叠,这时发现点E恰好与点D重合(如图②).

(1)根据以上操作和发现,求CD/AD的值;

(2)将该矩形纸片展开.

       ①如图③,折叠该矩形纸片,使点C与点H重合,折痕与AB相交于点P,再将该矩形纸片展开.求证:∠HPC=90°.

       ②不借助工具,利用图④探索一种新的折叠方法,找出与图③中位置相同的点,要求只有一条折痕,且点P在折痕上.请简要说明折叠方法.(不需说明理由) 

【题干精析】

  

【图文精解】

 (3)由(2)的分析可知,AP=BE=BC=AD,则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如下图,将矩形ABCD沿过点C的直线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B′落在CE上,则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点P

②如下图示,将矩形ABCD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A′落在DC上,则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点P

【方法精点】

1.由图形的折叠可以得到相等的线段与相等的角,折叠前后的对应点的连线与折痕所在直线是垂直平分关系.

2.∠HPC=90°的证明,是先计算出与∠HPC相关的三角形的三边,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证明.

【拓展精深】

如图,在RtABC的纸片中,∠C=90°,AC=6,BC=8,点D在边BC上.以AD为折痕将△ABD折叠到△ABDAB’与边AC交于点E.若△DEB’为直角三角形,则BD的长是多少?

【答案或提示】BD=5或BD=2.


【试题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B=2,点E为线段AB上的动点,将△CBE沿C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CE;

②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9/5;

③当AFC三点共线时,AE=(13-2√13)/3 ;

④当AFC三点共线时,△CEF≌△AEF

【图文解析】

(1)当E为线段AB中点时,如下图示: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AFCE.本结论正确.

(2)由(1)可进一步得到:AF=2EG.

而EG可在最基本的图形——子母直角三角形中易求得,如下图示:

由勾股定理,可得CE=…=2.5.

分别在Rt△EBC和Rt△BEG中,由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os∠1=EG/BE=BE/CE=1.5/2.5=3/5,所以EG=BE×cos∠1=1.5×3/5=0.9.

       可得到AF=2EG=1.8=9/5.因此本选项正确.

(4)当AFC三点共线时,由(3)知:AF≠CF,AE≠CE,所以△CEF与△AEF不全等,故④错误.

【拓展延伸】本题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当AE为何值时,D、F、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AE=√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