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国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全面的升级,马云的阿里巴巴把“盒马”安在了我们身边,苏宁的小店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不仅是小商店、小餐馆甚至连菜市场都要被巨头们围攻,超市们也越开越大,东西也越卖越贵。希望国内的巨头们在新零售上狂奔不止的时候,能看看诞生于德国的这家“穷人超市”阿尔迪。根据统计,这家超市的商品价格比其他超市要便宜20%至30%,因为他的低价格策略,让无数经济不富裕的人有了可以大胆消费的地方,这家超市在德国深受尊敬,它的名字“ALDI”被德国人阐释为“所有穷人都感谢你”。 阿尔迪超市创办于1913年,在德国埃森的郊区,安娜开了一家杂货铺,由于当时正处于乱世,人们的经济状况普遍不好,这家杂货店为了让人们都有可以消费的地方,变成了专门销售打折商品的店铺。 阿尔迪超市不打广告,不开大店,由此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成本,这样他们的商品能卖得很便宜。到1950年,阿尔迪开出了13家店。阿尔迪凭着精细的成本控制压低了商品价格,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把自家的超市开到了全世界,掌管超市的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也常年雄踞德国首富的位置。 谁说低价就等于低质呢?在我们身处的市场环境里,正是因为没有阿尔迪这样的“低价消费”的环境,才造成了假货横行的现状。试问,如果我们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能针对低消费群体专门开发产品和商业渠道,我们的身边还会出现如此多的仿冒低劣产品吗?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吹出来的,消费者都有追求“实惠”,追求“性价比”的冲动和权利,看看各种电商节,哪一家不是在低价做活动,然后次次刷新销售记录,人们“低价消费”的需求其实是被长期压制的,主要就是没有这样的消费环境,特别是电商们各种的活动,看似是底价狂欢,实际上却像是“施舍”。 创办基金会,向有需要的人提供财务帮助是慈善,但是能真正想到穷人的实际需求,才是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美德!每一个公司都应该在挣钱的同时考虑到这些。就像阿尔迪超市,一样能获得成功,商人们不能只盯着“高净值”人群,也要看看广大普通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巨头们,什么时候考虑升级一下“两元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