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便宜、修车便宜的出租车,为啥质量比精心养护的私家车,还要好? 一般来说,越贵的车,质量也会相对更好。 但现实中却有个奇怪的反例: 很多廉价的出租车可以几十万公里无大修, 而几十万的私家车却总是毛病很多。 据报道,重庆某出租车公司有1.8万辆铃木SX4, 其中里程超过70万公里的有12000多辆, 超过100万公里的有2500余辆。 而这当中,98%的车辆发动机都没有大修过。 那这是否就说明, 廉价的出租车比贵的多的私家车质量更好呢? 其实并不能这样说, 今天范儿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为什么廉价出租车,品质这么好? 昂贵的私家车,却这么金贵! 冷启动最伤车 ▼ 冷启动就是汽车在长时间停车后, 机油温度很低的时候发动汽车。 这时机油还没有达到工作温度, 不能对发动机内各零部件产生很好的润滑。 据统计,汽车发动机80%的磨损, 都发生在冷启动的时候。 发动机低温时的磨损量, 是正常工作温度时的6倍。 而出租车早出晚归,甚至歇人不歇车, 即便司机师傅吃饭、上厕所, 也不会超过半小时,机油并不会完全冷却。 所以出租车冷启动的次数非常少。 而私家车大多用于城市代步, 短距离行驶较多。 甚至冬天的时候, 发动机还没达到工作温度, 目的地就已经到了。 私家车这种冷启动频繁的短距离驾驶, 不但大大增加了发动机磨损, 还很容易形成积碳, 从而严重影响发动机寿命。 车子是用来开的 ▼ 出租车又廉价,跑的里程又多,毛病却很少, 价格贵的多的私家车, 里程跑的少,毛病却很多。 这是因为并不能完全用里程数的多少, 来衡量车子质量的衰减。 汽车天生的使命就是行驶, 所以汽车不怕用, 汽车怕的是老化。 出租车一年跑一二十万公里都很正常, 私家车可能终其一生也跑不了这么多。 所以那些跑了几十万上百万公里的出租车, 车龄其实都并不太长, 虽然干的活多,但车子其实还是壮年。 而跑了一二十万公里的私家车, 车龄可能比百万公里的出租车还大。 活虽然干的不多,但确实已经是老年人。 而老年人生病的概率总比壮年要大得多。 此外,汽车除了怕老化,更怕放着不开。 长时间停放的汽车,各种油液都会变质, 电瓶、各种橡胶件、电子元件都会加速老化。 车身也会加速锈蚀,甚至轮胎还会变形。 出租车是用来挣钱的,根本不会长时间停放。 而长时间停放的私家车却随处可见。 越简单越皮实 ▼ 出租车本身级别和价格都很低, 没有什么先进技术可言。 配置上大多数以丐版居多, 甚至有些出租公司还会定制丐中丐版。 这就造成出租车在技术和配置上, 基本没啥可坏的地方了。 发动机成熟到老掉牙,变速箱是手动的。 多媒体系统基本就是个收音机。 总之,简单到坏无可坏的地步, 是出租车百万公里无大修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对于出租车的简单又简陋, 私家车上的新技术和配置是越来越多。 新技术的副产品就是质量不稳定, 早期的大众发动机烧机油,DSG变速箱故障等, 都是新技术不成熟造成的后果。 老司机能防患于未然 ▼ 车出不出问题,跟车有关, 跟开车的人更有关。 出租车司机作为最有经验的一批老司机, 开车、养车、用车、都经验丰富。 开车上, 司机师傅们从油门到换挡, 从拉手刹到踩离合, 无论是时间还是力度那都是相当到位。 基本上总能让车保持在一个很好的行驶状态。 在养车用车上, 司机师傅们不但能给车最合适、贴心的保养, 也能及时发现小问题,把故障扼杀在萌芽中。 而广大的私家车主, 大多数还只是刚买到人生的第一辆车。 开车技术上和出租车司机没得比, 各种错误习惯和驾车操作, 很容易把车子摧残出内伤。 私家车主在养车和用车上, 也远没有老司机经验丰富。 尤其是一些女司机,对车的了解知之甚少。 不科学的养车、用车,自然会让车的故障更多。 心理预期不同 ▼ 一辆车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到底算不算故障, 取决于用户对这辆车的心理预期。 比如,各处的异响、抖动、噪音变大等, 对几万块的出租车来说, 司机师傅可能根本不认为这是故障。 但如果消费者买的是一辆几十万的私家车, 这些问题想必就是很难接受的。 车主也一定会把它们当做故障处理。 所以,心理预期不同,对故障的认定就不同。 综上所述,并不是廉价的出租车, 反而比价格更贵的私家车质量好。 这和使用环境、车龄、汽车本身的技术、配置, 和开车习惯、心理预期等都有关系。 从出租车的例子我们也能看出, 汽车是开不坏的,而是放坏的。 只要按时保养,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汽车随便开就好了。 车是用来开的,别侮辱了它的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