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圆脸,项带银圈,头上一顶小毡帽”。少年闰土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的形象几乎在每个读者的心里扎下了根。 其实,闰土并非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而是确有其人。他是鲁迅先生从小的玩伴,交情渊源深厚。鲁迅先生还以他为原型,创作了著名短篇小说《故土》。 一、闰土其人闰土,原名章运水。是鲁迅家中忙月章福庆的儿子。因五行缺水,故取名“运水”。 有一年,章福庆到鲁迅家里做工,因为临近过年,章福庆一人忙不过来,就把自己的儿子也带了过来。 章运水和鲁迅年龄相仿,鲁迅兄弟俩常常带着他到街上闲逛,见识许多农村里不常见的事物。 而章运水从小在农村长大,自然也知道许多城里孩子所不知道的新鲜事情。 他给鲁迅讲述夏天在海边看瓜刺猹的经历,教鲁迅在下雪天捕鸟的方法。 年少的他们并没有贫富贵贱的观念,鲁迅与章运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还一度叫闰土“运水哥”。 可是,随着父亲章福庆的去世,闰土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年纪小小的闰土饱尝了生活的苦难。 多年以后,鲁迅重回故乡,见到已是中年的闰土。活泼勇敢的少年早已变成沉默寡言,麻木世俗的中年大叔。 他一声畏畏缩缩的“老爷”,让鲁迅内心感到无比悲凉,一种叫做“阶层”的厚障壁从此把两个曾经的童年好友完全隔开了。 旧社会的农民总是与疾病和贫穷为伴。成年以后的运水靠种几亩薄田为生。 1934年55岁的章运水遇到大旱灾,欠收和债务的双重压迫,使他不得不把地卖了,靠租种土地和挤时间做零工为生。 这无疑让已经陷入贫困的运水雪上加霜,更糟糕的是,过于繁重的劳动让他积劳成疾。 五十多岁的章运水因为背上长了恶疮,又无钱医病,在1936年亡故,年仅57岁,同年鲁迅逝世。 二、闰土的大儿子①闰土的儿子,“水生”的原型章启生 《故乡》中闰土的身后躲着躲着一个孩子,名叫水生。这一人物的原型就是章运水的大儿子,章启生。 章启生很早就因病去世,留下儿子章贵。 ②闰土的孙子章贵 闰土和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章贵只有三岁,因此,他对自己的爷爷和鲁迅先生都没有太多印象。 幼年的章贵寄养在叔叔家里,13岁就出去给人放牛,做长工,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20岁之前完全不识字,是浙江绍兴上虞县道墟镇杜浦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鲁迅先生,1953年,在鲁迅先生的家乡建立了鲁迅纪念馆。 因为章贵祖辈和鲁迅先生家的渊源,1954年2月,工作人员特地请章贵到纪念馆工作。 老实、诚恳、勤奋的章贵决定努力读书识字。他晚上到职工夜校奋发图强,空暇时间研读鲁迅书籍,亲自到绍兴采风。 通过反复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和对当地风俗文化的了解,章贵能向参观者清楚的介绍鲁迅先生作品的时代背景、绍兴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 完全胜任了鲁迅文化的介绍工作,常常让来参观的学者们满载而归。 1956年他发表了许多关于研究鲁迅的有价值的文章。章贵从一个文盲成为了一个研究鲁迅的专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章贵和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相识,两人一见面聊天就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般非常的契合。 最后章贵和周海婴成为了好朋友,可以说是将两人父亲的友谊再次延续。 1982年他出任鲁迅纪念馆的馆长。 1993年11月年满60岁的他在此工作了40年光荣退休。 退休后的他养花种草,看书散步,1997年他参加了绍兴市越文化研究所的民间社团还集资出版了一套越文化丛书。 ③章贵的子女们 章贵有两个孩子,儿子章洲高中毕业后在绍兴一家纺织厂工作。 后来脱产读了三年电大企业管理,现在是绍兴一家证券公司交易部的经理。章贵的女儿章文是幼儿教师。 三、闰土的其他几个子女闰土的二儿子叫阿明。 阿明的大儿子叫文松,文松在铁路上班,阿明的二儿子叫关宝。阿明有个女儿叫幼珍。 闰土的三儿子叫长明。长明是个农民,他也有2个儿子,长子章张连,次子章张水。长明还有一个女儿叫云珍。 新中国成立后,闰土的子孙辈开始扭转了命运,他们借着时代的机遇,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 在各行各业展示了自己的才华,看到了人生的曙光。只有在新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成为现实。 这正是鲁迅先生和无数革命者为之奋斗的目标,相信鲁迅先生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慰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