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验医学网 作者:柠檬萌
不期而遇,我却喊不上来你的名字,各种异常结构,在我脑海里,似曾相识,却又形同陌路。让我来听一下你们的自我介绍,加深一下对你们的了解吧。 豪焦小体(H-J小体) 大家好,我是豪焦小体,红细胞胞质中的暗紫红色圆形小体,来自核碎裂或溶解所剩的残余部分,在脾切除,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中,可以看到我的身影。 卡波环(Cabot环) 嗨,我的外貌很特别,紫红色,环形或者“8”字形,我就叫做卡波环,常生活在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铅中毒,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等患者红细胞胞质中。实际上我就是核膜或纺锤体的残余物,胞质中的脂蛋白变性。 棒状小体(Auer Body) 嗯,我也是紫红色,不过我是细杆状物质,而且我是生活在白细胞胞质中的。我有很大的作用,主要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少见),但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我是不会出现的。我的本质其实就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晶化形态,没错,我就是棒状小体。 杜勒小体(Dohle body) 我的存在是胞质局部不成熟,也就是核质发育不平衡的体现,由糖原颗粒和内质网组成。我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蓝色或者灰色的包涵体,常常独自或成群的游荡于细胞边缘,若我出现在中性粒细胞胞质中,那就要怀疑一下是否为严重感染,如肺炎,麻疹,败血症和烧伤等。当然,在妊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情况下,也可以遇到我。 粒细胞鼓槌体 我是粒细胞鼓槌体,在中性粒细胞的胞核一叶突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是染色体浓缩形成,女性占5%左右,男性一般在1%以下。在放射病、白血病、内分泌疾病和恶性肿瘤时可增多。 中毒颗粒 我,中毒颗粒,比正常的中性颗粒粗大,且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我经常徘徊在严重感染或者大面积烧伤者的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是溶酶体摄取细菌、或自身抗原物质所形成的。 空泡形成 中性粒细胞胞质发生脂肪变性成就了我,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我经常会存在,我可存在于胞质,亦可在胞核,是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