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美好,人们喜欢追求真爱。可是爱有几重境界,你可知晓? 第一重——爱缘 第二重——众缘 第三重——法缘 第四重——无缘 缘,即条件。基于爱缘的爱,体现在姻亲家族的伦常关系中。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兄弟姊妹之间的爱等等。 基于众缘的爱,是将姻亲家族内部的爱推而广之,“人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如果说爱缘的爱是儒家的基础之爱,那么众缘的爱即儒家提倡的高等的爱,乃胸怀更宽广的爱。这种爱在《弟子规》里有一句话单独为其说明:“凡是人,皆须爱。” 所谓法缘的爱,套用当今比较时髦的话,即“三观同”,也就是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精神、灵性追求的伙伴之间的爱。《周易》里提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法缘的爱,成员之间或许本就具备亲属和姻亲关系,或许只是单纯的法缘。“同志,你好!”“师兄,你好!”这都属于法缘。 法缘显然比前两种更为高级,因为它更加清净,不受私欲的干扰。 最高级别的爱,是无缘。没有任何条件,我就是爱你!这种爱,体现在“神爱世人”,体现在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的爱,需要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将自己的身心完全奉献出去,没有一丝丝犹豫,没有一丝丝懊丧,没有一丝丝不愿意。 佛教里对这四种爱有专属的名称——爱缘慈、众缘慈、法缘慈、无缘慈。 关系想要融洽,需要将前两种爱提升到第三种爱,兼具了这三种,关系就会融洽。即便发生矛盾,那也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沟通解决就好。那么,对于一些在灵性提升方面有着特殊要求和追求的人,就需要用后两种爱替代了前面的爱,对世间不是不爱,而是更爱了。出家,即此类情况。 想出家,首先掂量掂量你的爱是往上提升,还是单纯的逃避? 都是真爱,可程度相差几何,我们在世间生活时需要时时反思这个问题。不能说爱缘慈算不得真爱,只是当你的生命维度不断拓展,灵性世界不断提升的时候,爱缘慈就显得不够用了。好比普通轮胎和专业轮胎的区别,当你逐渐成长为一名赛车手,你需要匹配更高级的汽车配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