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里的黄包车夫,真实的黄包车夫是这样的

 老照片收藏家 2019-04-15

黄包车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这种招之即来的人力车,在当时很受欢迎,这个有点类似现在的出租车。其实黄包车是一种舶来品,最早出现在日本,在清末开始被引进国内的。

黄包车被引进国内后,一开始叫东洋车。后来被称之为黄包车,那是因为有些车夫开始用黄漆把车身刷成黄颜色,这样一方面车在街头也比较显眼,好招揽生意;另一方面在国人的眼中,黄颜色代表高贵的意思。黄颜色在古时可是皇家才能用的颜色,到了民国,那时清朝已经灭亡了,百姓也可以使用黄颜色了。

民国是黄包车的鼎盛时期,当时满大街都是黄包车,在当时黄包车是城市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史料记载1934年的北平市有黄包车54393辆,黄包车夫108786人。出现车少人多的现象,是由于一辆车并非一个人拉,有的好几个人合拉一辆车。

当时以拉黄包车为职业的都是穷苦百姓,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他们只能靠出卖力气,赚点微薄的钱来养家糊口。由于黄包车的市场保有量很大,车夫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拉黄包车是一个很辛苦的活,不仅拉车的时间长,拉车需要长途奔跑,劳动强度很大。每天早出晚归的,赚到的辛苦钱还要大部分上交给经营黄包车的公司,留给自己的就一点点了,很多车夫每天劳累却食不果腹。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当时黄包车夫在街上拉车,还时不时的受到地痞流氓、军阀、日寇的敲诈勒索甚至殴打。在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面就有描写当时社会下黄包车夫的悲惨生活,里面的主人公祥子就是当时万千黄包车夫生活的一个缩影。

旧社会的黄包车夫是风里来,雨里去,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他们都是在路上奔跑着。他们是全年无休,他们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他们有一身力气,他们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温饱、富裕的生活。但是在那样的旧社会,不管他们如何努力,他们依旧是贫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