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乌山火——泰山东夷族的神秘符号

 泰阳汉子 2019-04-15

1、日乌山火——泰山东夷族的神秘符号

泰山大汶口文化中,根据文献记录目前出土的陶文有8种,其中,这两个

“日乌山火”陶文

“日乌”陶文

字符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最近,又在泰山南60公里的泰安宁阳于庄出土了带陶文的大尊,这是第一次在大汶口文化中心,泰山脚下出土的“日乌山火”陶尊。

(泰安宁阳于庄出土的陶尊)

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对大汶口文化中出现的这些陶文是否属于文字,莫衷一是。对这字符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

日乌山火陶文拓片

总结下来有这么5种解释

1、是“”字的原型,表示日出。

2、是“”字的原型,是东夷族太昊和少昊的族徽。

3、是“”或“”的原型,代表着火和炎热的夏季。

4、字符上方是太阳,图形中间的是金乌鸟的意思,代表着金乌负日。

5、字符上方是太阳,图中间是月亮或者山上的云,代表着日月崇拜和日出云上。

6、字符上方是大火星,下方是火。是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对大火星的崇拜,代表当时使用的大火历法。

而下方没有山符号的

,有的认为是代表着太阳已经升起,代表着夏季的祭祀。

究竟真相是哪个,谁也无法确定。

笔者有一个拙见:

“日乌山火”陶文是太阳(太阳神)、金乌(东夷族神徽)与泰山(东夷神山)及火(封禅祭天之火)的组合。

2、太阳——对于远古人的意义

太阳神,从古埃及及到古中国,再至玛雅文明,远古人对于太阳的崇拜早已融入到生活及神话之中。

古埃及的最高神“拉”即太阳神,而拉神的眼睛里是火,玛雅人的“活人祭祀”也是祭祀太阳神,我们中国的太阳神有七位,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应该是羲和,这位东方部落的远古神,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陌生,但她就是传说中天上十个太阳的母亲(关于十日传说的个人解读,另篇详解)。

太阳对于远古的人类意味着温暖和光明,而温暖和光明对于远古人而言就代表着生存和繁衍。

约1.2万年前地球结束了距今最近的大冰河时期,太阳变得炽热,温暖重现大地,冰川大量融化,全球气温普遍上升10℃—15℃左右,传说中全球性的大洪水可能就发生在那个时期。

同时,大批史前适应寒冷气候的大型动物死去,如猛犸象、剑齿虎等,而气温上升,草场和常绿植被开始扩张北上,面积大幅增长,随之而来,麋鹿、野牛等食草动物开始大量繁殖、迁徙。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了比冰河期充足的多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摄入的增加,人类的进化、繁衍也在这时进入新的时期——新石器时代,而社会结构也开始从母系向父系逐渐过渡。

3、东夷生存之山——泰山

让我们重新聚焦到泰山地区,气温的突然上升,气候变得湿润温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性的黄河洪水

尤其是对于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地区,准确的说是“华北古原”。那时的华北可能是下图的样子。现在的华北平原还是一片沼泽,黄河的造陆运动才刚刚开始,从黄河进入华北平原的河南孟津县开始逐渐堆积为平原三角洲。

(海平面上升60米后中国东部地区)

洪水在华北古原上肆虐,就像是古埃及的尼罗河,黄河洪水带来了死亡与毁灭,但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华北古原上的远古人该如何在生存和食物之间做出平衡,泰山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生存选择。

东岳泰山石刻——五岳独尊

注:泰山变迁简史

3亿年前,成群结队的三叶虫还在海中的泰山山顶之上游曳、繁衍。

史前三叶虫在海中(想象图)

1亿年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挤压,泰山重新抬升出海面,但也只是海中的一座小岛,上面住着成群的翼龙。

6500万年前,海中的泰山见证了恐龙从出现到大规模的灭绝。伴随着恐龙的灭绝,小型哺乳动物等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恐龙被陨石灭绝(想象图)

3000万年前,因喜马拉雅山的造地运动,泰山再次迎来了抬升的机会,构成了现在泰山的大体模样,泰山底下25亿年前的地球远古岩层也重新见到了天日。

40万年前,泰山见到了使用火的沂源古猿人,这是黄河中下游最早的古猿人,也是最早的山东人。

1.2万年前,第四次大冰河期结束,泰山山系和山东半岛群山成为了华北古原仅有的两个高点。

8500—8000年前,在泰山下的“后李文化”出现,后李文化集中在泰山山系东北沿线临淄附近,出现了山东有据可查的最早陶器。

(泰安大汶口“燕子石化石”)

6500—4500年前,泰山“大汶口文化”出现,人们在泰山之巅点起篝火,祭祀天神和太阳,“日乌山火”的大型陶尊就出现在这个时候。也从那时到现在,在大汶口旁的汶河之中,我们经常会挖出那三亿年前的三叶虫,不过是已成为化石的三叶虫,我们当地人俗称“燕子石”。

大汶口文化是远古中国中先进的文化。社会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过渡转变,出现一夫一妻制墓葬,大汶口文化中后期墓葬中出现了中国历史中最早的私有制表现和贫富分化,有的墓中随葬陶器、狗、猪可达几十、上百件;有的墓中随葬品只有一两件、甚至没有。而在这些随葬品中就出现了这件带有祭祀礼器性质的

大口陶尊。

4、泰山——远古东夷族的巨型方舟

远古文明的巅峰都是集中在河流平原地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地方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和粮食,养活庞大的人口

黄河大禹时期至现代大规模改道及海岸线变化图

大汶口文化及整个海岱文化带就处在黄河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上,但黄河就像一匹不羁的长龙,携带的泥沙造就了富饶的华北平原,但也带来了无尽的水患。而泰山就像是那镇龙的定海神针,黄河无论是北上从天津入海,还是南下从江苏淮河入海,都必须要绕开泰山,这座东夷族的巨型方舟

而且,如果对比一下海平面上升40米后华北平原的地图与目前华北平原发现的史前铜矿及铜器遗址分布图就会发现其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图片引用自《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

(海平面上升40米华北平原海水分布)

两图的相关一致性说明极有可能在远古时代,远古人有口头传说时候,泰山及山东半岛还是脱离于大陆的海中大岛,而东夷人最早就住在泰山这座东方大岛之上,同时也幸运的躲过了史前的大洪水。

而随着海退和黄河的造陆活动,泰山与太行山之间逐渐由平原陆地相连,然后,黄河又在泰山的南北两侧开始逐步制造陆地平原,完成了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华北平原上的河北东南部、山东泰山以北,以及河南东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大部。

(注:傲徕峰利哥个人创作图,非学术)

直至今日黄河依旧在为华北平原创造着陆地,根据统计,1956~1985年,在此30年间黄河三角洲新增陆地1496平方公里,山东省在这30年里相当于增加了1.5个香港的面积(这还是在黄河三门峡、龙羊峡等黄河大坝建成后)。

1979年、1992年、2004年黄河东营入海口变化

远古时候泰山周围的海岱平原与山地连接地区是东夷族早期的核心活动范围,这里既可以得到充足的渔猎、农作物,水资源,更可以凭借较高的地势,确保部落不会受到黄河水患的灭顶之灾。

可以说泰山山脉的存在是远古东夷族独立于中原地区,可以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才有了石器时代,海岱地区的后李、大汶口、龙山文化,才有了伏羲、夸父、蚩尤、共工、少昊、羿等等远古英雄和华夏神话的半壁江山。

卫星视角看泰山,是华北平原上的唯一的顶天支柱

泰山作为海岱地区的至高点,这个最接近太阳的地方,其对于远古的东夷族人所代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日乌山火——远古东夷族字符之我见

让我们再回到

字符本身。为什么古人会画这么一个字符呢。除了上一篇文所说的是对当时祭祀场景的记录外,我个人也有在泰山脚下的一些感触。

泰山是什么样子,生活在泰山四围的人看到的山都是不同的,但来到泰山南麓脚下的人看到的泰山是尤为壮丽的。而出土

陶尊的大汶口就在泰山之南,他们来到泰山时,看到的泰山应该就是下图2的样子。

图1:泰山之西观泰山一隅

图2:泰山之南观泰山主峰

如果仔细看一下第二幅图,泰山的样子与

陶尊上的山极其相似(不论是远观,还是只看泰山主峰)。而恰巧我在拍摄时候,山前有人在放着风筝,由于视角关系,这风筝恰好飞在山顶上,如果将那风筝看做远古人在山顶祭祀时,那正在山巅之上、太阳之下翱翔的飞鸟。

画图水平有限将就看吧

那么,这个字符所表述的就是:天空中的太阳神出现,金乌神鸟翱翔其下,负日缓缓上升,而人们在神山泰山之上,燃起祭火祭祀太阳神的神圣画面。

如果非要给这个

字符找一个对应的现代字,我认为这个字可能是最早的——“神”字,且是东夷太阳神

而在万里之外的埃及,也同样有着对太阳神的描述。太阳神“拉”也是由一只神鸟驮着太阳的形象。

而下面这尊古埃及埃及塑像与大汶口出土的

字符有着相似之处。

略作示意(并非对古文物及古文明不尊重)

人类的审美、文明有时是相似、想通的,并不存在谁继承谁,就像想要理解远古人的想法,可以借助非洲现代原始部落的观念去体会,但相似性并不能代表着传承性。

后记:根据记载的远古传说,也就是在

这个字符写出来的几百年前后,东夷族等蚩尤部后来在涿鹿之战中输给了黄帝的部族,黄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东夷族的圣山泰山进行封禅,以宣告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从传说远古伏羲第一次封禅泰山开始,泰山就逐渐从一座祭祀圣山成为了象征着统一中国、四海升平的政教神山。

感谢及参考书目、文献:

《中国古地理图集》主编:王鸿祯

《中国远古地图》主编:王月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