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天下并存着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和燕王臧荼八个异姓诸侯王,但在刘邦有意铲除异姓王的背景下,这些异姓王的结局大多十分凄惨。 西汉初年形势图 论资历,臧荼、张耳、英布和刘邦是一样的。秦朝灭亡后,项羽得天下,分别封臧荼、张耳、英布、刘邦为燕王、常山王、九江王、汉王。楚汉战争爆发前,张耳被好友陈余击败,被迫投靠了刘邦。楚汉战争爆发后,臧荼和英布也先后投靠了刘邦。 前203年,刘邦分别封张耳和英布为赵王和淮南王。一年后,赵王张耳安然去世,王位传给其子张敖;燕王臧荼发动叛变,战败被杀。198年,刘邦怀疑张敖谋反,废掉张敖的王位,贬其为宣平侯。前196年,淮南王英布担心被刘邦诛杀,抢先发动叛变,第二年战败被杀。 《楚汉传奇》中的淮南王英布 楚王韩信出身平民,起初投靠项羽,后来投靠刘邦。在楚汉战争中,韩信谋略出众,先后为刘邦平定魏王魏豹、赵王赵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击败楚将龙且、楚王项羽,为刘邦得天下立下了无人能比的功劳。但韩信私自进攻齐国,而后邀功请赏的行为引起了刘邦的猜忌,刘邦在前202年称帝后,把韩信从齐国转封楚国,第二年,刘邦用计谋抓捕韩信,废其为淮阴侯。前196年,韩信密谋发动叛乱,被人告发,被吕皇后诛杀,并祸及三族。 《楚汉传奇》中的楚王韩信 梁王彭越和刘邦是老朋友了,那时的刘邦正在西征关中,彭越带着自己的兵马帮助刘邦攻打城池,两人由此结下了友谊。楚汉战争中,彭越负责从敌后进攻项羽,破坏楚军的粮道,为刘邦立下了意义重大的功劳。在刘邦和项羽进行大决战前,彭越和齐王韩信一起邀功请赏,刘邦当即加封彭越为梁王,但从此也对彭越有了猜忌之心。前196年,彭越被人告发谋反,刘邦迅速抓捕彭越,废其为庶人。彭越后来向吕皇后痛哭谢罪,却被吕皇后别有用心地设计陷害,再次被诬告谋反,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楚汉传奇》中的梁王彭越 韩王韩信(第二个韩信)是战国时韩国王室的后代,他跟随刘邦征战天下有功,在前205年被封为韩王。楚汉战争时,韩信曾投降项羽,后来又归降刘邦,刘邦不计其过,继续任用,但内心早已对其产生了猜忌。前202年,刘邦把韩信的封地从中原迁往边境,以抵御匈奴。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进攻韩信,韩信向匈奴人私自求和遭到了刘邦的怀疑,事后,韩信为了自保,发动叛变投降匈奴。此后,韩信不断带领匈奴人进攻汉朝,最终在前196年战败被杀。 长沙王吴芮和闽越王无诸都是越人,他们带着自己的部族讨伐秦朝,立有战功,刘邦称帝后,便都封他们为王。长沙王吴芮在前201年去世后,王位由他的儿子吴臣继承,淮南王英布发动叛乱后,吴臣立场分明地支持汉朝,因此得到了刘邦的肯定。吴臣死后,王位由其子孙继承,又传了三代,因没有子嗣而绝后。 闽越王无诸死后,王位也由其子孙继承,七国之乱爆发时,闽越国同样立场分明地支持汉朝,汉武帝时期,闽越国受到东瓯国的进攻,为了躲避战争,举国迁往了内陆。 以上可知,汉初八位异姓王中,楚王韩信、燕王臧荼、韩王韩信和淮南王英布都因发动叛变而被杀,赵王张耳和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皆得善终,梁王彭越则死得十分冤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