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金匮肾气丸”补阳药方?

 实力9 2019-04-15

金匮肾气丸,原载于《金匮要略》,外台曰崔氏八味丸。其实崔知悌收录张仲景方子,崔是官员善知医,是否如此不做讨论;

今有人提到肾气丸补阳。信誓旦旦,其实也不怨初学者误会;现行方剂学教材列为补阳药剂,这就给初学者带来错误理解。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出现五次;

1.崔氏八味丸,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2.虚劳腰疼,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肾气丸主之。

3.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4.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5.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此致病,宜肾气丸。

通过上边看到肾气丸可以治疗脚气,水饮,虚劳腰疼,消渴,女子转胞等症;肾阳虚一般出现我们所谓怕冷症状;但是通过上边条文没见到怕冷;反而见到口干口渴,烦热等虚热症状;

关于脚气上冲,《外台秘要》卷十八。又称脚气攻心。湿脚气攻心者,由湿毒上攻而伤阳,急宜温阳散寒,逐湿泄毒,用吴茱萸汤合《千金》半夏汤加减;干脚气攻心者,由湿火壅盛,毒气上攻,治宜宣壅逐湿,凉血清火,用吴茱萸汤合牛黄清心丸、或犀角散加减。可见没有怕冷等证,再说肾气丸这点温阳力量不行。

我们再看药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其中温阳附子桂枝跟地黄比例四比一,单比八比一,何来补阳一说呢?这就从中国传统文化说起;一般中医学认为肾含阴阳,不能拆开,也就常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仲景所言肾气就是指肾的气化功能,非是指的肾阳。我们再看《黄帝内经》对肾气描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通过这段可以知道,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重要因素,而非肾阳。

肾气丸不以肾阳丸来命名,可见不是纰漏,而是有深意。

再根据内经:”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肾主水泄水,从金匮经文也可以看出治疗水饮;

还有一个功效藏精,这个精是干嘛的呢?

再回想“女子七岁,肾气盛齿发更”不难猜测精是生长发育基础。这是整个肾功能,一句话,水液代谢,生长发育,必须依赖肾的功能,可以断定为肾气,也可以说肾精,收纳五脏精华以后变成肾之精华。

那么肾气丸补阴不阳不难理解了吧。是补肾气,而非肾阳。肾气怎么补?干地八两,神农本草云:填骨髓,长肌肉

这一句了不得,骨髓生长骨头的,光有骨不行还得有肌肉,可见地黄大补人形。再以山萸肉补肝长筋,山药大补肺脾肾,丹皮凉血活血,茯苓泽泻去水湿减轻肾脏工作负担,有利于恢复肾气功能。再加附子桂枝是什么意思?桂枝入心温补心阳,附子补肾阳,通行十二经,如此周身筋骨肌肉经脉,肺脾心肝肾五脏同补,则肾气恢复,水液代谢正常。再回归头看干地黄等同附子桂枝比较,一阴一阳,阴阳互生互根基础理论显现出来了。你还说补阳吗?如果非要照顾一下有些人感受,可以说阴阳双补,但不能说补肾阳!

再看深谙阴阳理论张景岳创造左归丸右归丸等皆是阴阳互根基础,但是他的方子已经偏离仲景八味丸补肾气”三补三泻“方向,已经偏离补“肾气”之意了。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