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永胜:一块“砖”的艺术之旅

 少女红 2019-04-15

   追梦人语:砖如人生,出彩也须精雕细琢

太原市清徐县3月底的天气还有些微凉,在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的一间工作室内,韩永胜正专心致志地在一块青砖上进行雕刻,只穿一件单衣工服的他热得满头是汗。

“抱歉,就不和大伙握手了。”高大魁梧的韩永胜晃了晃自己满是汗水的大手掌。

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清徐砖雕的第四代传人,用了整整15年时间,以产品就是人品的坚定信念创作纯手工砖雕艺术作品,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兴建起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的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并且有3000多件砖雕艺术品陈列馆内。

谈及这一切,韩永胜不无自豪地说:“砖如人生,出彩也须精雕细琢。”

少年凌云志:一张图画催生一个梦想

今年53岁的韩永胜,办过学校,开过饭店,当然也挣了些钱。然而,为了能圆儿时的一个梦想,2003年,37岁的韩永胜毅然决然放下其他挣钱营生,投身到了纯手工砖雕技艺的学习当中。

“我喜爱砖雕,是受外婆的影响。”

翻开童年遥远的记忆:7岁那年,韩永胜无意中看到了外婆在泥砖上刻画的一幅“狮子滚绣球”图,小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当时我就想,长大后,我也要在砖上刻画。” 韩永胜说。

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韩永胜的心中,直到2003年,他虔诚登门,拜1945年出生的当地著名砖雕艺人杨宗新先生为师,从传统的烧砖技艺学起,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一步步朝着实现儿时梦想迈进。

期间,韩永胜一直过着“5+2”“白加黑”的生活,常常是夜间负责窑口看火,白天在车间里刻制砖雕。难能可贵的是,这位魁梧伟岸的男人在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的同时,还能够开动脑筋,不断提出些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并且还往往得到老师的认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韩永胜对砖雕的制作技艺了然于胸,不夸张地说,看一眼或捏一把,他就能区别出汾河红黏土和潇河黄黏土两种土质的熟稔程度。制作砖雕时所用的十几种手工工具,他更是举重若轻,使用得十分顺手。

“真心爱、用心学、细心干。” 韩永胜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为了将自己学到的砖雕技艺更好更快地传承下去,韩永胜出资在清徐县徐沟镇成立了砖雕工艺美术厂。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

担当迎曙光:一种技艺承载一项非遗

令韩永胜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考验竟随之而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砖雕的生产工艺也逐步转向程式化。而批量生产所来带的最直接的冲击,就是产量激增,价格下滑。

清徐纯手工砖雕工艺复杂,要经过12个步骤30多个环节:打样、落稿、打坯、出细、齐口、上药、打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错,因此,一件纯手工砖雕作品往往需要耗费数天的心血,导致产量少、价格高,常常入不敷出。

当初只是因为一个爱好,韩永胜选择了砖雕,但是现实存在的困难,还是让他很挠头。

“那些年,全靠以前挣的钱维持。最让我感动的是李锁文、梁新亮、董耀华3个伙伴,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业务的钻研 ,所以我更不能放弃。” 忆往昔,韩永胜眼里闪着泪光。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在韩永胜为了梦想努力坚持的时候,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坚守的道路。

2006年,清徐砖雕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清徐砖雕(山西民居砖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韩永胜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砖雕(山西民居砖雕)”代表性传承人。

申遗的成功,使得清徐砖雕名声鹊起,众多商家纷至沓来,更有周边村庄的一些剩余劳力主动找到韩永胜,要求学习手工砖雕技艺。

对于愿意学习砖雕技艺的村民,他挑选了家境相对较差的新庄村人郭树福、庄子营村的赖子等几人留在厂里上班,并给出了高于本行业的高薪,管吃管住。

对于没能留在厂里上班的村民,韩永胜办起了培训班,先从简单的环节入手,由粗到细,由外到内,十几种工具的使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教……

“只有让更多的人喜爱上砖雕、学会纯手工砖雕这门技艺,才能更好地延续与传承。” 韩永胜勇于担当。

梦想进现实:一件大事成就一座丰碑

梦想初步照进了现实,韩永胜心中有了更宏伟的计划:建一座砖雕艺术博物馆。

提议一出,就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身边的朋友们也很不理解。

摸爬滚打10多年,钱赔了不少,好不容易要熬出来了,又要折腾,图啥?

“图的是砖雕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图的是一个人总要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韩永胜说。

在质疑的目光中,韩永胜背起行囊,开始不余遗力地收藏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砖雕艺术品。他的足迹踏遍太谷、祁县、平遥等地,累计行程上千里,花费十数万元,共抢救收藏各朝各代的砖雕艺术品2500余件。

于此同时,在清徐县和徐沟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韩永胜拿出毕生积蓄开始筹建山西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韩永胜都亲自把 关。施工最紧张的时期,他在工地打着地铺,却三天两夜没有合眼。2018年,建筑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藏品3000多件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那一 刻,50多岁的伟岸汉子竟也激动万分禁不住潸然泪下。

如今,博物馆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0项国家非遗以及多项清徐特色产品正在陆续进驻;与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创办世界非遗大数据研究基地的构想也已提上日程。

“只有文化产业化,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韩永胜目光长远。

曾经最不理解韩永胜作砖雕整理研究的二姑娘如今已是一名大学生,谈起自己的父亲,姑娘满是钦佩:“父亲一生都在追逐并且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感谢这个时代,让他拥有这样的机会。”

从爱好、梦想,到责任与担当,韩永胜说,耐住性子,坚持下去,让历史的文化记忆成为永久传承的一种丰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