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躯体化障碍”

 wym7185 2019-04-15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病人主诉身体这不舒适,那不舒适。曾反复到医院检查过,做了无数的检查,就是查不出什么毛病,而人愈发焦虑不安了,以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那么这是什么疾病呢?其实这是一种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症状反复就医,本障碍男女都有,呈慢性波动性病程。常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

  躯体化障碍表现多种多样,主诉繁多而无器质性病变,症状可涉及任何系统,常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些食物、腹泻、便秘,心肺常感到心悸、胸痛、气促等,转换性症状或假性神经系统表现为吞咽困难、失音、失明、复视、视物模糊、昏倒或意识丧失、记忆缺失、癫痫样发作或抽搐、行走困难、肌肉乏力、尿潴留或排尿困难、异常皮肤感觉等。常诉有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及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

  躯体化障碍病人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极强的依赖性,他们越来越多地寻求帮助和情感支持,一旦不能满足,便勃然大怒,他们常表现得富有表演性和诱惑性。

  躯体化障碍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反映出病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被人照料的强烈愿望,这些症状在帮助病人逃避作为成年人所应承担的责任的同时,也是对病人自己的惩罚,给其带来痛苦,它事实上反映了病人情感深处的无价值感和内疚感,症状的发生、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当病人对躯体症状的描述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吻合,即病人存在症状,但找不出相应的实验室阳性指标,且病程持续2年以上,可以考虑为躯体化障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