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会不会遗传

 m小喵呜 2019-04-15

小编关注到有许多朋友留言想要知道,“癌症会不会遗传?”

会。

“有没有办法预防?'

有!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癌症遗传的内容。

癌症基因的遗传与检测

基因的遗传,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从父母那里各取一半」,如果取材的来源本身就是「容易导致癌症的基因」,后代自然会有更高的癌症发病率。

类似的基因有非常多种。其中有一部分基因,在突变后会「表达得更多」,导致癌症发生。医生们一般把它们叫做「原癌基因」。

另外一部分基因本身会抑制体内细胞变成癌细胞,叫做「抑癌基因」,这些基因在发生突变后,可能「表达得更少」,不足以抑制癌细胞生长。

2013年,著名影星安吉丽娜·茱莉公布自己已经接受双侧乳腺切除手术,以预防乳腺癌发生。因为她的母亲因癌症去世,而她自己也检出了 BRCA1 突变,有相对而言非常高的乳腺癌发生几率,据估计,可能高达 87%。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茱莉带有的就是典型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缩写为BRCA。

不管是原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常见的几种突变,比如p53、BRCA、EGFR、HER2等,都可以在一些基因检测服务中获得结果。如果你家里曾经有人患过恶性肿瘤,不妨一试。

那么,如果有肿瘤家族史,但做基因检测完全正常,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

不一定。

一方面,现在科学家和医生对癌症的研究还远远不到「透彻」的程度。现有的基因检查,也只能覆盖一小部分目前认为和癌症关系密切的基因,仍然有大量的未知基因无法明确。

另一方面,还有一种特殊的遗传形式,用一般的基因测序是根本查不出来的。

这叫做「表观遗传」,是指基因序列没有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产生改变,并且可以遗传给后代。一般比较常见的类型是基因的「甲基化」,也就是在正常的基因序列中,一部分位点上「增加」了额外的结构,影响了正常的基因表达。

这时候如果对基因进行测序,可能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序列本身没有改变。 

这种表观遗传,目前在很多种癌症中都有发现,比如乳腺癌、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等。

总结一下这一段:患癌的人有可能是在父母那儿“继承”了不好的基因。

生活习惯的遗传也是患癌诱因

这里的「遗传」,是要加引号的,不是生物学上定义的那种遗传。

有许多的癌症,其实来源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安全的生活环境。一个家庭长期生活在一起,这些生活中的致癌因素,可能会同时影响几代人,当老人出现癌症时,年轻人已经在这种隐形危险中,不知不觉生活了几十年。

最常见的是饮食习惯。如果长辈口味重,习惯高盐高糖高脂肪的做菜方式,小孩很可能从小养成同样的重口味习惯。而明确的是,高盐可能与胃癌有关,高糖高脂肪可能与肥胖有关,肥胖又是很多疾病的元凶。

家庭环境也同样可能影响两代人或更多。比如一些缓慢释放的空气污染、长期的水污染或土壤污染,可能让人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果家中有烟民,二手烟也会导致后代更高的癌症风险。

一些致癌物质可能会在厨房中出现,比如某些发霉食物中的微量黄曲霉素,可能会让一家人同时受到肝癌的威胁。

还有更特殊的情况,是一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可能同样是癌症的危险因素。最典型的例子是幽门螺杆菌——在吃饭的时候互相传播。

所以,如果家庭中有人得了癌症,除了考虑基因之外,还有很多需要关注到的。

降低患癌几率的几点建议

1. 做基因检测:评估自己是否有癌症相关基因的突变。

2. 了解家族史:有癌症家族史的人,需要更加规律的防癌体检,并且可能会比其他人增加一些更精确(也更昂贵)的检查项目。比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增加肠镜检查的频率。

3.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清淡饮食,减盐减油;多吃蔬菜、食材新鲜;控制体重,增加锻炼;立即戒烟、控制饮酒。

日常自律,及时自查,不给大病可乘之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